②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队伍。
五年期间,将建设以企业自身为责任主体的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到2010年,各企业都应针对本企业的重大危险源和重点部位建立起完善、有效的企业事故应急处置预案,配备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应急救援队伍或与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应急救援队伍签订救援协议。
(5)安全监管信息管理系统
利用现代通讯、信息网络等先进技术,加快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五年期间,依托县政府信息专网,建立起县、乡镇、行业主管部门安全生产信息网络,进一步增加安全生产信息系统的信息量,确保信息反馈的及时性,实现公文来往的网络化,提高办事效率。到2010年,基本形成以信息准确、渠道畅通、反应快捷为基础的信息化网络体系。
加强基础信息库建设,五年期间,要逐步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专家库、危险化学品基本信息库等数据库建设。继续提升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系统的功能,突出在重大危险源地理信息、危险化学品管理、安全生产行政监管等系统方面有所突破。
3.其他目标
(1)建立全县监控信息平台,重大危险源实现电子监控100%。
全县监控信息平台集成政府监管、企业监控、外部网络为一体的互连网络。系统综合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大屏幕显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以企业监控系统为基础,建成“可视(看)、可记(录)、 可巡(检) 、可(监)察、可报(警)”的“五可”网络监控管理信息数据中心系统,达到较高的监管深度和广度,使其达到信息资源共享,运转灵敏高效, 监管先进科学的特点
(2)完善适应化工特点的监督管理体制和应急救援体系。
(3)建设项目三同时达100%。
(4)重大隐患整改率达100%,员工培训率达100%,标准化达标率100%。
(5)新建化工企业进入园区达100%。
(6)化工园区周边不能满足安全间距要求的建筑物拆除率100%。
(7)化工企业重点部位设立联锁系统率达到100%。
(8)实现危险废物的安全储存和处置,保障环境安全,达到危险废物处置100%,实现危险废物零排放。
三、主要任务
(一)危险化学品管理法规标准建设
根据本县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实际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遵照国家以上法律的内容,及时制定和修订有关法律、法规的地方配套规章。力争在2010年,完成以下几个配套规章的制定和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