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具有市区城镇常住户口满5年;
(二)连续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持有市总工会核发的《特困职工证》一年以上;
(三)无房或者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0平方米(含10平方米)。
实物配租廉租住房实行轮候制度,符合条件的家庭只能配租一套,优先解决市区低保无房家庭。
第十条 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收入标准、住房困难标准,按照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水平的一定比例,结合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向社会公布。
第十一条 申请廉租住房以户为单位确定,除申请家庭夫妇外,下列家庭成员可以作为分摊家庭收入和住房面积的人口:
(一)与申请家庭夫妇具有法定赡养、抚养、扶养关系并共同生活的人员;
(二)正在服义务兵役的未婚子女;
(三)在外地读书的未婚子女。
第十二条 申请廉租住房保障的家庭现住房面积的认定:
(一)家庭成员居住的私有住房面积;
(二)家庭成员承租的公有住房面积;
(三)已领取拆迁货币补偿款的原住房面积;
(四)待入住的拆迁安置住房面积。
第十三条 申请廉租住房保障的家庭现住房面积的计算:
(一)租赁公有住房的,以租约记载的使用面积乘以1.33;
(二)已领取房屋所有权证的,以记载的建筑面积为准。
第四章 保障资金及房屋来源
第十四条 廉租住房保障资金采取多种渠道筹措。廉租住房保障资金来源包括:
(一)市年度财政预算安排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
(二)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后的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余额;
(三)按照规定计提的土地出让净收益;
(四)上级补助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
(五)社会捐赠的资金和其他渠道筹集的资金。
第十五条 廉租住房租金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项用于廉租住房的维护和管理,不足部分由同级财政从廉租住房保障资金中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