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巴中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二)加强基地建设,突出园区带动。按照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的要求,整合土地整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产业发展、乡村道路建设等涉农项目资金,进行水、土、路、电及相关设施设备等综合配套建设,达到“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标准。各县(区)要务必建好食用菌、蔬菜产业园区,同时因地制宜,突出优势,建好茶叶、金银花、水果等特色产业园区。充分发挥园区的科技带动、典型示范作用,努力把园区建设成为农业产业化的展示区、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的样板区。

  (三)加强标准化生产,突出科技支撑。搞好土壤成份检验,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大力推行生物肥料,扎实推进标准化生产,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开展绿色食品标准化原料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示范区,基地强县要建成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紧密结合市场需求,突出抓好实用技术的创新与应用,集中力量引进、选育、推广一批优良品种;大力推广节本增效技术,降低生产成本;积极开展实用农业技术“大培训、大示范、大推广”,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基层农技队伍;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实现基地病虫害监测、绿色防控、专业化防治及检疫性病虫害的检疫、防除全覆盖。

  (四)加强机制创新,突出发展活力。一要创新发展机制。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带动、农户(业主)主体”的产业基地发展机制,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大基地+小农户”、“大园区+小业主”等基地建设模式。二要创新投入机制。建立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按照项目资金渠道、性质、用途不变的原则,市、县(区)要整合涉农基础建设资金和资源,打捆用于基地建设;要设立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财政专项资金,重点用于良种推广、标准化生产示范、发展设施栽培、技术研发、产品质量认证、品牌创建、市场开拓等。同时,要加强项目包装准备,积极吸引外来资金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三要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订单生产,鼓励龙头企业实行保护价收购基地农产品,年终结算时向农民返还流通、加工增值利润或通过奖励形式对利润进行再分配。规范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在园区内设立土地流转中心,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土地保底租金+按股分红”、“保护价收购+按股分红”等利益分配模式,与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