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主要问题:一是城市绿化美化发展水平还不够平衡,中心城绿地结构调整、老旧小区绿化改造和新城绿化建设步伐需要进一步加快;二是山区森林经营结构有待优化调整,新农村绿化需要进一步推进;三是体制机制改革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与全市财政转移支付改革相适应的园林绿化项目管理方式需要进一步创新;四是规划编制、政策法规、管理服务工作还相对滞后,园林绿化基础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2009年工作计划
2009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增长、推进城乡统筹、建设绿色北京,按照“依靠科技、优化结构、注重景观、突出特色、提升水平、建设精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的原则,大力实施精品战略,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两大领域,坚持“规划建绿、科技兴绿、依法治绿”三个方针,树立“大园林、大绿化、大产业、新水平”四大理念,加快推进高标准的生态体系、高效益的产业体系、高水平的安全体系、高品位的文化体系和高效率的服务体系建设,全力建设以生态优先为基础、科技管理为支撑、质量效益为核心、惠民富民为目标的“生态园林、科技园林、人文园林”,努力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推动首都园林绿化向更高水平科学发展,以优美的生态环境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2009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实施精品战略,推动科学发展,全面建设“生态园林、科技园林、人文园林”。在这个总要求中,核心是要深刻认识“三个园林”建设的丰富内涵。建设生态园林,充分体现了园林绿化“生态优先”的本质属性。它要求我们在园林绿化规划、建设、管理中,必须始终把生态效益作为重要前提和基础,充分发挥好园林绿化的生态保障功能。建设科技园林,突出强调了园林绿化“科技兴绿”的支撑基础。它要求我们在园林绿化规划、建设、管理中,必须始终贯彻技术创新、质量效益和资源节约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好科技管理的重要驱动作用。建设人文园林,深刻揭示了园林绿化“以人为本”的发展内涵。它要求我们在园林绿化规划、建设、管理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着力丰富、扩大和提升园林绿化的文化内涵;必须始终坚持产业带动、兴绿富民,充分释放园林绿化资源的多种经济功能,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2009年工作的目标是:全年人工造林8666.7公顷,新建改建城市绿地1000公顷,植树造林2000万株。全市林木绿化率达到52.6%,森林覆盖率达到36.7%,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4.4%,人均绿地达到49.5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4.5平方米。
做好今年的园林绿化工作,重点是加快实施六大工程,着力提升六个方面的工作水平:
(一)实施景观优化工程,全面提升城乡一体化建设水平。一是大力推进城市绿量调整。结合城市拆迁、环境整治、道路改扩建和代征绿地建设,新建、改建城市公园绿地20处、80公顷,提升100条城市道路的生态景观效果。改造和提高300个老旧小区的绿化水平,建设绿荫停车场20处,实施屋顶绿化10万平方米,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继续实施城市绿化隔离地区“郊野公园环”建设,全年新建郊野公园10个,绿化667公顷。分期分批启动11个新城滨河森林公园建设工程,今年重点建设3个新城的万亩滨河森林公园。围绕庆祝建国60周年等重大活动,栽摆花卉3000万株(盆),营造隆重热烈、喜庆祥和的欢乐氛围。二是全面推进郊区生态治理。绿化宜林荒山6866.7公顷,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封山育林3.3万公顷、“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造林1万公顷、太行山绿化6666.7公顷;实施京包高速、六环路、京山铁路、S2线等四条重点通道绿化176公里、2986公顷,在通道两侧营建30-50米宽永久绿化带,努力建成生态景观大道;启动山区低效生态林改造工程,对现有低效生态林逐年进行分区分类改造提高,重点完成水源保护林可持续经营面积3333公顷,在金海湖等十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区营造彩色景观林2000公顷,着力打造森林健康、景观优美的生态林体系;继续实施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完成修复面积1533公顷。三是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新农村绿化美化建设步伐。全年投资2.4亿元,对1701个村实施新农村“五项”工程街坊路绿化改造,完成绿化面积1246.5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