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材料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或者将非专利技术称为专利技术的;
(三)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或者在合同中将非专利技术称为专利技术的;
(四)伪造或者变造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的;
(五)其他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
第三十二条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在查处假冒专利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一)询问有关当事人,调查与案件有关的情况;
(二)对与案件有关的场所实施现场检查;
(三)查阅、复制与案件有关的合同、发票、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四)检查与案件有关的产品,对有证据证明是假冒专利的产品,可以查封或者扣押。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的工作人员行使前款规定的职权时应当出示有效执法证件,并对应当保密事项负有保密义务;相关当事人应当予以协助、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第三十三条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查处假冒专利,应当自查处之日起两个月内完成。情况复杂需要延长的,经本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
第三十四条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专利信用公示制度。对假冒他人专利以及故意实施专利侵权行为的,应当建立档案,定期向社会公告。
第五章 专利管理
第三十五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重大经济活动的专利审查制度,避免专利技术的盲目引进、重复研发和流失。
第三十六条 下列可能涉及专利的重大经济活动,应当进行专利审查:
(一)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重大技术引进项目、重大合资合作项目的审批;
(二)具有重要专利权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并购、重组、转让项目的审批;
(三)具有重要专利权的技术出口项目的审批;
(四)其他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利益有重大影响的涉及专利的活动。
第三十七条 省发展改革、科技、工业和信息化、财政、商务、国有资产管理等有关部门,应当对本条例第三十六条所列重大经济活动有关专利的情况进行审查。对所涉及的专利问题难以作出结论的,有关部门可以书面征求省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的意见;省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及时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