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蒙牛乳业优质奶源等四个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2、实行分段分区饲养。在秦岭山区、千陇和麟游等地草山草坡面积大、耕地多的地方,采取围栏放牧和半放牧半舍饲的方式,发展基础母牛和架子牛,降低养殖成本;川塬县区重点建设规模化育肥场、小区,实行集约化舍饲养殖,开展集中快速育肥,提高经济效益。

  3、建立基础母牛保护机制。以秦川牛基础母牛保护为主,以选育、提高为重点,加大秦川牛繁育扩群力度,建立政府引导、企业支持、协会管理、农户养殖等多方参与的基础母牛保护机制。

  五、主要措施:

  (一)政策措施

  1、秦宝牧业扶持政策

  (1)扶持新建一批规模肉牛育肥场。由秦宝牧业公司出资,在川塬区新建1000头肉牛育肥场3个,500头育肥厂5个,300头育肥场7个。到2007年底,企业直接管理300头以上的育肥场总数达到20个,肉牛存栏总量达到10000头,年出栏达到30000头,形成稳定的优质牛源基地。育肥场建成后,由秦宝牧业向育肥场投放架子牛,或直接管理,也可承包给当地能人经营,公司与经营者签订承包合同,规范经营活动。

  (2)建立肉牛饲养风险资金。秦宝牧业公司每收购农户一头架子牛,从收购资金中提留5元,秦宝牧业公司配套5元,每头牛筹集10元设立风险基金,每年收购3万头架子牛,共30万元作为风险基金,主要用于农户养牛意外死亡补偿、特困户的无偿资助等,具体办法由秦宝牧业公司制定。

  (3)提高品牌知名度,让利于养殖户。提高产品定位,加大开发力度,开发高档产品,用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占领国内外市场,努力挤身国内肉牛加工行业前列,创国内牛肉深加工名牌。加强企业经营管理,通过提高企业盈利水平,让利于养牛户,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全市肉牛产业发展,使农户通过饲养肉牛尽快致富,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2、市上扶持政策

  (1)资金扶持政策。2006年市财政安排100万元用于肉牛基地建设。主要用于品种改良、机具补助、种草、培训等环节。引进秦川牛、红安格斯等优良肉牛冻精30万支,每支补助1元;5万头基础母牛配种费,每头补助5元;冻配繁育网点建设补助10万元;铡草机具补助15万元;牧草种子补助10万元;技术培训和考核奖励10万元 。

  (2)金融扶持政策。市农发行应认真履行省农发行与市政府签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合作协议》,积极支持肉牛育肥场建设和秦宝牧业的发展;农村信用社应加强与农业部门的合作,扶持肉牛场、农户购买肉牛,简化贷款手续,增加贷款数额,延长贷款期限。

  (3)明确用地政策。按照省、市政府关于加快畜牧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认真落实畜牧业用地视同农业用地政策,建肉牛育肥场、肉牛小区等一律不得收取其他费用,租金从优、手续从简,并保证水电路三通。

  (二)行政措施

  1、成立专门组织,加强产业领导。市上成立市政府领导挂帅、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宝鸡市秦川肉牛基地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统筹组织协调领导全市肉牛产业开发工作,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畜牧科,负责协调、处理日常事务;肉牛产业开发专业工作组设在秦宝牧业公司,具体开展肉牛基地建设工作。专业工作组由市上业务部门抽调2人,肉牛基地县区各抽调1人和秦宝牧业共同组成。市上抽调的专业技术人员,脱离原工作岗位,在个人身份不变、工资福利待遇不变、正常晋升不变的情况下,到秦宝牧业上班,由秦宝牧业负责考核通报,并负担其差旅费、补贴、奖励等,具体办法由出人单位和秦宝牧业协商确定。

  2、落实目标任务,实行岗责考核。要建立领导责任制,落实工作经费,将目标任务分解,把肉牛产业开发工作真正纳入县乡、村干部的工作责任制,将岗责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业绩评定、奖惩的重要依据。对于工作开展顺利,创造出良好经济、社会效益的单位,将予以表彰奖励,对执行不力,工作不到位,将予以通报批评。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