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上海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开展2009年“科普示范专项”申报工作通知

  1、建立领导责任制。明确领导班子和分管领导在科普工作中的责任,并形成书面文件,按各自责任实施对科普工作的领导。
  2、保障科普投入。科普经费列入年度经费预算,并逐年增加。科普投入要高于“十五”期间水平、并高于所在区县平均水平。
  3、健全科普组织。街道(镇)、居(村)委会建立科普工作网络;组建科技工作者、农艺师、科普作者、教师、大众传媒编创人员及普通居民等组成的科普志愿者队伍,每年为社区服务次数不低于20次。
  4、完善基础设施。街道(镇)建有科普活动中心,使用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居(村)委会建有科普活动室。街道(镇)和居(村)委会建有两级图书室,科普(技)类书籍、报刊和影视读物数量占图书总量的比例不低于10%。街道(镇)、居(村)委会建有两级科普宣传画廊,内容每月更新。
  5、开展各类活动。认真完成市、区(县)布置的各类科普活动,科技周(节)等重大科普活动工作成绩名列前茅;每年开展若干次群众性主题科普活动,参与率达到50%。
  二、创建要求
  6、内容。努力推进科学普及与创新文化建设的结合,加强对科研成果、重大科技引领工程等的普及宣传;科普内容丰富,向科学生活、健康生活、数字生活、绿色生活、科技兴农、公共安全、节约型社会、创新型国家、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等多方面拓展。
  7、机制。社区建立产学研社结合推广科技应用型成果的新模式:社区与有关高校、科研机构结对,提升社区科普活动的层次和水平;在社区普及推广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技成果,社区科技应用型成果推广率达到一定比例;在社区(镇)所属企业普及推广先进科技成果,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支持大学生科普志愿者服务社在社区开展服务活动,并做好保障工作。
  8、组织。充分挖掘本社区科普资源,广泛利用全社会科普资源,并实现两者的有效整合,形成以居民为主体、社区为基础、产学研为依托、社会积极支持的社区科普新格局。
  9、手段。积极探索和运用体现互动性的各种先进科普形式和手段,提高科普的公众参与度,提升科普实际效果。
  三、示范效果
  10、市民科学素质显著提高。社区(街道、镇)居民的科学素质高于所在区县的平均水平;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在居民中不断弘扬,社区内全年无重大封建迷信、伪科学活动发生。
  11、产学研社结合取得成效。社区(镇)经济实力在所在区县位居前列,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社区科普工作中充分发挥了依托作用;一批科技成果进入社区,促进了社区内“知科技、学科技、用科技”氛围的逐渐形成。
  12、科普活动体现自身特点。科普活动贴近市民生活、贴近社会热点、贴近文化建设,成为推动社区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某一方面彰显出鲜明的个性,并产生一定的示范效应。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