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全省“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2009年11月27日 川府函[2009]273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即将进入的“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促进灾区全面发展提高的重要时期,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编制和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全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做好全省“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规划编制的指导方针和原则
确定规划的指导方针是编制规划的灵魂和核心,也是制定规划目标任务和相关政策举措的基础和依据。编制“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方针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十一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科学分析“5·12”汶川特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的新变化,深入研究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带来的新要求,以新的视角对省情和发展环境进行深入的再思考再认识,紧紧围绕“两个加快”,着力打造“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从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社会建设的战略性推进,加快体制改革的战略性突破,加快开放水平的战略性提升入手,进行认真研究和深入思考,提出“十二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充分体现中长期规划的宏观性、战略性、前瞻性,使其成为指导全省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编制“十二五”规划,要重点研究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如何通过坚持“一主、三化、三加强”来推进全省跨越发展;二是如何通过妥善应对“5·12”汶川特大地震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化挑战为机遇来增强四川经济发展后劲;三是如何通过构建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四是如何通过增强创新能力和巩固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新兴战略性产业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五是如何通过推进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来调整优化城乡结构;六是如何通过优化生产力布局和发挥地区比较优势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七是如何通过节能减排和发展绿色经济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八是如何通过完善公共服务和加强社会管理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九是如何通过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是如何通过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来推动形成区域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