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积极实施科技增粮行动。积极实施旱作农业增粮生产能力建设规划,稳定面积,优化结构,主攻单产,增加总产,突出抓好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新品种的引进种植和粮食增产新技术的组装配套,保证粮食总产稳定增加。市级财政筹措120万元专项资金,在全市推广种植全膜玉米、全膜马铃薯61万亩,增产粮食5万吨。
7、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继续扶持西开、景兴、恒兴、通达等重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泾川福润肉禽屠宰加工、旭康冻干肉制品等项目建设进度,力争早日建成投产。抓紧谋划论证一批产业化项目,采取招商引资、嫁接改造等形式,建办精深加工企业,大力开发终端产品,提升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全市新建、改扩建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8个。做好市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监测,做好省级、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申报和扶持项目争取工作。加快“平凉金果”、“平凉红牛”两大集团改革改制步伐,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支持成长性强、就业容量大的中小企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认真贯彻《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大力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各类专业协会,强化示范引导和规范管理,全年发展管理比较规范的各类合作经济组织30个,力争使牛果专业村、重点乡镇50%以上的农户入社入会,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8、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施无公害产品行动计划,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开展农资打假和专项整治,坚决制止违法使用农药、兽药和滥用添加剂行为。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追溯、市场准入和召回制度。落实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严格农产品全程监控,实现安全生产和放心消费。引导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科技示范户和种养大户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建设标准化基地,尤其要强力推行“平凉红牛”、“平凉金果”生产技术规范,积极发展绿色、无公害产品。
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9、加强乡村道路建设。全力实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突破年”活动,新修通乡油路9条168公里,实现乡乡通油路;加快村村通等级路进程,新修通村等级路73条183公里,使70%的村通油(硬化)路。扶持农村客运交通事业发展,新建农村客运站12处、行政村汽车停靠点200个,进一步扩大乡村公交通达半径。坚持建设、管理、养护并重,建立健全以县为主的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养护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