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查内容
| 是
| 否
| 存在问题
| 备注
|
一、含铬污水收集与治理
|
电解车间钝化作业区、极板冲洗区是否划分合理。
| | | | |
电解车间是否采取避免含铬污水混入其他污水措施。
| | | | |
电解车间地面是否进行专门防腐、防渗处理。(渗透系统不大于10-7cm/s)
| | | | |
电解车间是否修建防腐、防渗含铬污水收集沟道(专门收集电解车间极板出槽产生的跑、冒、滴、漏污水以及含铬钝化工序和极板冲洗污水)。
| | | | |
极板高压水枪冲洗是否在规范的极板冲洗区或冲洗槽中冲洗。收集后的含铬污水是否在出电解车间后采用密闭管道或经防腐、防渗处理后的密闭沟道送至含铬污水处理设施处理。
| | | | |
含铬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能力是否大于电解锰设计日产量的4倍。
|
|
|
|
|
处理工艺是否采用硫酸亚铁法。出水是否采用氢氧化钠调节pH。
|
|
| | |
调节池容积是否大于含铬污水设计日处理量。
| | | | |
污泥是否采用压滤工艺脱水。
| | | | |
含铬污水处理后Cr+6是否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并送到含锰污水处理站处理。
| | | | |
二、含锰污水收集与治理
|
是否设立独立、规范的洗布、洗框、极板入槽前清洗作业区。
| | | | |
洗布、洗框、极板入槽前清洗作业区是否离开电解车间。
| | | | |
是否配套修建含锰污水收集管道或经防腐、防渗处理的沟道密闭输送至含锰废水处理设施。
|
|
|
| |
配套建设含锰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能力是否大于电解锰设计日产量的6倍。
| | | | |
处理工艺是否采用碱法。
| | | | |
是否配套建设调节池和污水回用池。
| | | | |
调节池和污水回用池容积是否均大于含锰污水设计日处理量。
| | | | |
含锰污水处理后是否回用或达标排放。
| | | | |
污水排放口是否规范化整治。
| | | | |
污水排放口是否安装流量计、六价铬、总锰、pH、悬浮物等污染物的自动监控装置。
| | | | |
三、循环冷却水收集与回用
|
冷却水进水是否为密闭管道。
| | | | |
冷却水进水与冷却水出水槽、合格液和阳极液槽的分层布局,是否最上层为冷却水进水管,其次为冷却水出水槽、合格液槽和阳极液槽。
| | | | |
电解槽冷却水出水槽接入循环水管网时是否采取密闭措施。
| | | | |
电解槽冷却水采用密闭管道进入冷却系统冷却
| | | | |
冷却水管是否使用劣质材料,如波纹管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