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公安局等部门关于杭州市深化平安畅通县(市、区)创建活动(2009-2011年)意见的通知

  7.完善道路交通事故救援机制。卫生部门要会同公安、交通运输、农业(农机)部门建立道路交通事故紧急抢救联动机制,完善事故急救通讯系统,规范应急反应程序,加强部门合作,提高现场医疗救治、转诊转运等的处理能力,力争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
  8.开展超标电动自行车专项整顿治理工作。经委、质量技监、工商部门要加大对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公安部门要加大对电动自行车违法载人、不按交通信号灯指挥通行、超速行驶等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的查纠和处罚力度,确保涉及电动自行车事故下降。
  (六)创新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机制。
  1.构建政府主导的社会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体系。各区、县(市)政府要制订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社会化工作计划,健全“政府领导、部门负责、全社会广泛参与”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体系。要将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和考核体系,督促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落实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责任。
  2.建立并实行道路交通安全公益宣传制度。加强全社会交通安全法制教育,落实宣传经费,丰富宣传手段。继续将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作为普法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大力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形成有影响、有声势的宣传氛围。各级新闻媒体要加大对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并在黄金时段(重要版面)免费刊播道路交通安全公益广告。
  3.改进宣传教育方法。要积极拓展宣传阵地,以幼儿园儿童、中小学生、运输企业驾驶人和农村群众为重点,结合送戏(电影)下乡等载体,广泛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基本常识。要通过对道路交通典型事故和重大隐患的曝光,开展警示教育。要明确专门人员,制订具体措施,深入开展交通安全宣传进农村、进社区、进单位、进学校、进家庭活动。
  4.加强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要充分发挥驾驶人协会、交通安全教育学校及社区、乡村基层组织的作用,对驾驶人定期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驾驶教育。每年组织营运客车、危险化学品运输车和学生接送车驾驶人进行教育培训,面对面宣传率达到90%以上。将学生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
  5.重视绕城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宣传。要结合绕城高速公路的特点,利用绕城高速公路可变电子情报板显示交通安全宣传信息,在服务区交通安全宣传栏张贴宣传标语、挂图,在入口处发放交通安全宣传资料、语音提醒驾驶人等,使交通参与人了解高速公路安全行车常识,提高事故预防意识。加强绕城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信息情报板建设并发挥其预警、宣传的作用。
  四、保障措施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