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认真做好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直接涉及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企业(单位)、街道(乡镇)、社区等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力度。在实施企业改制重组、关闭破产、分流安置和再就业工作过程中,必须把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促进就业和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任务。要向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大力宣传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引导他们了解政策出台的背景,支持企业改革;引导他们了解就业再就业政策的具体内容,更好地运用这些政策,更快地实现再就业。要密切与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联系,关心他们的疾苦,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帮助他们切实解决实际困难,做好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工作。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
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重庆市就业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6年2月20日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的重大举措,也是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做好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城镇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和国有企业关闭破产需要安置人员的再就业工作。同时,继续做好城镇其他登记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和被征地农民等的就业再就业工作。
为便于各区县(自治县、市)和新闻单位做好就业再就业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现就有关问题分述如下:
一、2002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很大成绩
2002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制定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发〔2002〕12号),重点围绕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提出了积极的就业政策框架,揭开了我国就业再就业工作崭新的一页。2003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再次召开全国再就业工作座谈会,研究解决再就业政策落实中的难点问题,把工作推向新的阶段。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各有关部门先后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操作办法,开始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积极的就业政策体系。2004年9月,国务院召开全国再就业工作表彰大会,在总结经验、表彰先进的同时,对再就业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再推动。连续三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三次会议,充分体现了对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
2002年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召开以后,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中央的方针政策,坚持把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一项事关全市发展大局的“民心工程”和“党政一把手”工程来抓,先后多次对就业再就业工作做出重大部署,结合重庆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了一套符合实际、具有地方特色的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政策体系。各地各有关部门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就业再就业工作。三年来,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逐步形成,政策促进就业的效应明显发挥,就业规模不断扩大,一大批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2003年至2005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672万人,指导和帮助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4647万人,帮助“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105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27万人。随着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推进,我市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工作得到不断加强,公共就业服务的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