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新农村市场体系发展规划(2009-2012年)的通知

  (3)完善农村流通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县级商品质量监督机制,健全检验检测机构,完善设施设备,扩大检验检测范围,提升检验检测能力。提高农产品经营者质量保障水平,推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引导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流通企业、农贸市场开展质量检测。加强从田头到餐桌全程监管,建立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信息体系。

  (4)发展农村金融服务业。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支持各类金融组织向农村延伸网点开展业务。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拓宽农村流通业融资渠道。鼓励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发展农村小额信贷,扩大对农村流通业的服务范围。引导担保公司发展面向农村流通企业的信贷担保,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困难。鼓励保险行业及代理公司拓展农村市场,为农业生产、生活提供保险服务。

  (5)发展农村社会服务事业。加快发展农村社区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事业,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丰富农民物质文化生活。增强县乡文化机构、文化设施和新华书店服务功能,加强农村文化市场服务网络建设,提升农村文化服务能力。加快乡镇出版物销售网点、村级农家书屋和乡村出版物流动服务网点建设,逐步完善城乡出版物销售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搞好农民和农民工培训,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

  (三)建设项目。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实施、市场运作的基本原则,充分利用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和灾后重建的机遇,不失时机地推进一批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流通方式与科技服务方式的创新,带动农村市场体系的全面升级。重点推进“三新”工程建设。

  1.市场新高地工程。分类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新型流通方式,整体提升流通网络能力,巩固增强市场高地的综合优势。

  (1)建设改造区域中心农产品批发市场。以成都等大中城市为重点,发展10个年交易额20亿元以上的新型跨区域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中心),其中年交易额上100亿元以上的2个。

  (2)培育产地型特色农产品批发市场。依托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发展50个年交易额2亿元以上的产地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其中年交易额10亿元以上的10个。

  (3)建设跨区域大宗农产品物流中心(园区)。依据《四川省西部物流中心建设规划》建设与区域性、次区域性物流中心对接配套的11个农产品物流中心(园区)。

  (4)推进农超对接。重点扶持30家大型连锁超市、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与600个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接,搞活农产品流通,打造农产品品牌,保障质量安全。

  2.家园新生活工程。改善商品供应保障条件,提高社区消费的便利程度,拉动多种消费需求,提高特色商业的市场辐射能力。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