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新农村市场体系发展规划(2009-2012年)的通知


  3. 建设与新农村市场发展相配套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以转变农村市场发展方式为重点,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商贸服务业的发展融合,建设农村市场发展促进平台,改造农村市场流通技术,提高市场信息公共服务水平,健全在新要求下的农村市场社会化服务新体系,凸显社会化服务助力农村市场发展的科技进步效应。

  (1)满足农村市场发展需要,布局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网络平台。以促进农业产业化、建立产销对接机制、实现流通增值和拉动农村居民消费为目标,建设公共信息服务网络,拓展信息服务范围,提高信息服务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建立网上销售服务平台,提升我省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市场的品牌影响力,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2)满足农业产业化与流通现代化需要,布局农村金融与社会服务事业。在乡镇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支持各类金融组织向农村延伸网点;探索农资信用销售,支持农业生产和消费,在有条件的乡镇建立农资信用销售示范区;增强农村文化服务,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农村文化市场服务网络,巩固发展县、乡出版销售网点,实现村级农家书屋全覆盖。

  (二)主要任务。

  1.发展以产销对接为基础的农产品流通体系。

  (1)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依据总体布局,建设川中与盆周、城市与农村、产地与销地协调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着力推进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重点支持的市场及项目建设,尽快投产运行,发挥效益。实施《四川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治理标准(试行)》改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交易、仓储、加工和运输设施条件,完备市场信息服务、检验检测、质量追溯、绿色环保、安全监控功能。发展拍卖等新型交易方式,逐步推行电子结算,提高流通效率,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2)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鼓励和支持农产品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和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加快发展冷链物流技术,重点完善冷藏、仓储、运输、零售终端设施。大力发展农产品第三方物流,鼓励流通企业物流外包,提高农产品物流专业化水平,保障农产品质量。

  (3)推行农超对接流通方式。引导大型连锁经营企业、农产品流通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接,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鲜活农产品冷链系统、快速检测系统、配送中心等流通设施。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流通服务,发展农村流通经纪组织,拓宽对接渠道,创新对接机制,构建多元、长效、稳定的产销对接新模式。发挥流通新模式的主导作用,带动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加快形成农产品现代营销网络,降低农产品卖难风险,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树立农产品的品牌,构建和谐共赢的产销关系。

  (4)加快生猪屠宰行业升级。控制定点屠宰厂(场)数量,按照分级标准推进定点屠宰厂(场)的技术改造,提高检疫检测、质量控制和无害化处理能力。推进屠宰加工行业重组,提高屠宰加工的产业化水平,拓展生猪养殖和肉品零售的产业链。倡导科学消费理念,推广冷鲜肉消费,健全冷链流通体系。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