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重症病例:
(1)持续高热>3天;
(2)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
(3)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
(4)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
(5)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6)影像学检查有肺炎征象;
(7)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心肌酶水平迅速增高;
(8)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2、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危重病例:
(1)呼吸衰竭
(2)感染中毒性休克
(3)多脏器功能不全
(4)出现其他需要进行监护治疗的严重临床情况
3、辩证治疗方案
(1)热毒壅肺
主症:高热,咳嗽咯痰,痰黄,喘促气短;或心悸,躁扰不安,口唇紫暗。
舌脉:舌质红,苔黄腻或灰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泻肺,解毒散瘀
基本方药:①炙麻黄5g,生石膏先煎30g,杏仁10g,知母10g
②鱼腥草15g,葶苈子10g,金荞麦10g,黄芩10g
③浙贝母10g,生大黄10g,丹皮10g,青蒿15g
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口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200毫升。
加减:持续高热,神昏谵语加安宫牛黄丸;
抽搐加羚羊角、僵蚕、广地龙等;
腹胀便结加枳实、元明粉
常用中成药:喜炎平、痰热清、清开灵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
(2)气营两燔
主症:高热,口渴,烦躁不安,甚者神昏谵语,咳嗽或咯血,胸闷憋气气短。
舌脉:舌质红绛,苔黄,脉细数。
治法:清气凉营
基本方药:水牛角30g生地15g赤芍10g银花15g
丹参12g 连翘15g麦冬10g竹叶6g
瓜蒌30g 生石膏先煎30g栀子12g
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ml,每次口服200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口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200毫升。
加减:便秘加生大黄
高热肢体抽搐加羚羊角粉。
常用中成药:安宫牛黄丸、血必净、醒脑静注射液等。
注:以上药物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剂量供参考,儿童剂量酌减;有并发症、慢性基础疾病史的患者,随证施治。若见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或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在应用西医治疗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随证施治。
(3)脱证(气虚阳脱、气虚阴亏)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