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上海市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修订稿)
上海市卫生局
上海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
二○○九年十一月五日
附件:
上海市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
(试行修订稿)
为了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特色和优势,上海市卫生局组织专家,在总结前一阶段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防治经验的基础上,对《上海市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进行修订,现印发给你们,请有关单位在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中参考使用。
一、中医药治疗
参照时行感冒(流感)及风温肺热病进行辨证论治。
(一)治疗原则
1、尽早使用中医药治疗。
2、清热、解毒、化湿、扶正祛邪。
(二)中成药应用
应当辩证使用中成药,可与中药汤剂综合应用。
1、退热类
适用于发热期,可根据其药物组织成、功能主治选用,如瓜霜退热灵胶囊、荆银颗粒、新雪颗粒等。
2、清热解毒类
口服剂可选用清开灵口服液(胶囊)、双黄连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颗粒)、银黄颗粒、板蓝根冲剂、抗病毒胶囊(口服液)、藿香正气丸(胶囊)、连花清瘟胶囊、葛根芩连微丸、蛇胆川贝口服液等,注射剂可选用清开灵注射剂。
(三)分证论治
1、邪犯肺表
症状:初起发热,恶风或有恶寒,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口干,舌苔白或黄,脉浮数。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解表
基本方及参考剂量:
桑叶9(先煎) 荆芥9菊花9 杏仁9连翘9
石膏30(炒)知母9大青叶9 薄荷6(后下)
儿童或老人可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随证加减。
2、邪犯胃肠
症状:发热,恶风或有恶寒,恶心、或有呕吐、腹痛、腹泻、稀水样便;舌苔白腻或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化湿和中
基本方及参考剂量:
葛根15黄芩15黄连3木香6砂仁3(后下)
制半夏9藿香9柴胡9苍术9茯苓9马齿苋30
儿童或老人可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随证加减。
(四)加强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
注意休息、多饮水、增加营养,给易于消化的饮食。密切观察、检测并预防并发症。抗菌药物应在明确或有充分证据提示继发细菌感染时使用。
(五)重症与危重病例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