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陕西省教育厅关于2008年度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情况的通报》的通知

  1.抗震救灾,努力做好灾区中小学德育工作。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全省教育系统紧急投入抗震救灾工作,努力做好灾区中小学德育工作,积极为抗震救灾做贡献。一是全省各市(区)及时核查灾情。对全省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受损情况进行统计,省教育厅及时向国家报送灾情情况,争取中央和有关方面的资金和项目支持。二是积极开展地震灾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定印发《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地震灾区中小学开展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通知》、《关于地震灾区中小学开展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课程目录》。三是实施我省地震灾区中小学生心理康复计划,帮助灾区学生走出灾难阴影。2008年7月17日到8月5日,组织宁强、略阳两个重灾县93名中小学生,赴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奥林波斯神”儿童疗养康复营进行为期20天的疗养活动。7月21日至24日,组织宁强县、略阳县灾区35名师生赴天津市开展“拳拳津陕情,依依暖人心”为主题的中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四是向教育部推荐了3批抗震救灾“优秀学生”、“英雄少年”和“优秀少年”,全省共有13名中小学生被中央授予“优秀学生”和“英雄少年”称号,受到全国表彰。六是组织全省中小学生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向“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和“抗震救灾优秀少年”学习活动。汉中市各县区特别是宁强县、略阳县通过印发心理疏导材料等形式,对中小学生尤其是参加中考、高考的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咨询辅导,消除恐慌心理。9月份,邀请天津市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赴宁强、略阳开展了心理问题专场辅导培训,两县共有500余名教师参加了培训。宝鸡市高度重视学生地震期间和震后心理健康教育,给予了有效指导和调适,为学生健康成长和提高教育质量做出了积极贡献。
  2.“三讲两实践”系列教育活动取得新成绩。各市(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精神,积极推进“三讲两实践”系列教育活动,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树立典型,总结经验,2008年,我们深入挖掘泾阳县“中华民族四项优秀传统美德教育”的基本做法,形成典型经验材料在全省中小学推广。咸阳市持续推行泾阳县“四德”教育经验,并结合抗震救灾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提升“四德教育”活动内涵,促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我省德育工作的典型经验。这一经验得到了全国文明委和教育部的高度重视,经教育部推荐,在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泾阳县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成为教育部推荐的2个全国先进单位之一。同时,安康市积极开展以“三个结合”(将学雷锋精神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结合,将学雷锋活动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结合,将学雷锋精神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革命传统教育结合)为内容的“雷锋活动月”活动,组织学生走出学校,走进“五保户”、“敬老院”,通过扶贫帮困和参加公益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品质。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