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疫情控制
1、隔离病人
①发热(体温≥38℃),或≥37.5℃伴畏寒、咳嗽头痛、肌肉酸痛者劝喻及时就医并回家休息或安排在单独宿舍区居住,休息期间不参加集体活动,不进入公共场所。患者所在单位指派人员负责追踪记录转归情况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②热退48小时后,患者可恢复正常上课。
2、实行每天晨检制度,测量体温,发现体温≥38℃的流感样病人应劝喻及时就医并回家休息。
3、加强室内通风、换气。
①自然通风不良的,可有机械加强通风。如确要使用的中央空调和分体空调,先请专业消毒公司清洗消毒空气滤网,管道再使用,并保证足够的新风量。
②使用分体式空调的场所上一节课后或一节活动后开启门窗,启动换气风扇换气,换气完毕再继续使用,换气时间按风扇流量、室内空间大小,保证室内空气交换1次以上。
4、根据实际情况对学校(集体单位)提出停止集体活动范围,尽可能减少与发病班级学生(员工)的接触,尽量避免全校(单位)或较多人员集会。必要时可依法采取停工、停业、停课等紧急措施,控制疫情的进一步扩散蔓延。
5、必要时对部分重点场所、公用物品进行消毒处理,以物体表面消毒为主(含氯消毒液如1:49漂白水、二氧化氯液抹洗),空气消毒为辅(必要时过氧乙酸、乳酸、醋酸喷雾、熏蒸)。具体消毒药物选择配制方法参考见附件8。
6、加强宣传教育,重点是保持个人卫生,用纸巾掩着口鼻打喷嚏,用过的纸巾妥善处理勿乱扔;在打喷嚏、咳嗽和擦鼻子后要洗手;保持家居教室空气流通;接触病人及处理呼吸道分泌物要立即洗手,看护患者要带口罩;通过良好的饮食、规则的锻炼和充足的休息提高机体防病能力;鼓励有病及时就医并居家休息。
7、预防服药
明确流感诊断后,对于年老体弱者、慢性病患者可开展化学药物预防服药,药物可选金刚烷胺、金刚乙胺,有条件的还可选用达菲(特敏福),用法参考WHO推荐表(见表6)。服药前要告知药物疗效、副作用等。
也可选中药(方剂或合剂)进行预防。
(五)疫情性质判断原则
1、暴发疫情的性质应结合病例的临床表现、病例间的流行病学联系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2、单个病例的诊断按照国家诊断标准进行。
3、仅有单个或少数病例的实验室检测结果阳性的情况下,对于暴发疫情的性质判定应慎重。
4、多数或较大比例病例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均阳性,且病毒型和亚型的结果均一致,可明确暴发疫情的性质。
三、暴发疫情的归档和总结
地级以上市疾控中心应及时将本市的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归档及总结,并于每月第5个工作日前将上月的暴发疫情发生情况(见表7)传真或E-mail: gdcdc@cdcp.org.cn至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研所。
附件:
1、流感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监测报告表
2、流感样病例调查一览表
3、医院/门诊/医务室流感样病例统计表(周报)(略)
4、学校或集体单位流感暴发点每日新增流感样病例统计表(略)
5、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病例样本原始登记送检表
6、WHO推荐抗病毒药物治疗和预防流感的推荐日使用剂量
7、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表
8、病人住所及公共场所的消毒(试行)
附件1
流感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监测报告表
报告单位:
疾病控制中心 首次报告时间:
年
月
日
首次调查时间:
年
月
日
一、疫情概况
事件发生详细地点:
省
市
县(区)
乡(镇、街道)
村(社区、居委会)
1.单位名称:
单位人数
若在学校学生:
人 老师:
人
2、首例发病时间:
年
月
日,末例发病时间:
年
月
日
3、年龄分布:
年龄分组
| 发病数
| 其中死亡病例数
|
0~
|
|
|
5~
|
|
|
15~
|
|
|
25~
|
|
|
60~
|
|
|
合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