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江门市自主创新总体规划(2009-2012年)的通知

  发展产业集群。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带和高新园区的规划建设力度,建设产业生态、人文生态、环境生态等三态合一的高科技生态社区。全力推进高技术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优势传统产业基地建设,形成具备大规模生产能力和高水平研发能力的核心区域,以行业龙头企业带动中小型企业专门化发展,形成产业链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结构合理的产业集群。

  (五)营造鼓励创新新氛围。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培育创新文化,提升城市文明素质,推动创新要素协调发展,为创新发展打造宜居宜业的社会文化环境。

  提高公众创新素质。大力发展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科普事业,加强科普设施建设,繁荣科普创作,增强公众科学素养。加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合理开发利用校内外资源,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继续办好现有的职业教育学校,支持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办学,扩大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规模,满足产业发展的技术人才需求。高等教育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加强专业建设,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促进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

  弘扬侨乡创新文化。继承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传统,发扬江门侨乡“立足五邑,放眼世界”的文化特性,加强与海内外乡亲的交流联系。树立以市场观念、开放观念、创新观念和竞争观念为特色的文化价值观,进一步塑造和提升城市的创新精神。在城市景观和网络宣传等领域,融汇展现城市创新文化。大力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新,提升城市整体功能和形象。

  完善社会创新服务。推进社会公共服务内容多样化,实现公共资源均衡化发展和优化布局。促进社会事业供应主体多元化,满足社会群体多样性和多层次需求。规范和发展社会组织,促进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发挥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确保公共财政向公共事业等民生领域倾斜。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险制度,形成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创新发展后顾之忧。

  推进城市管理创新。从全局视野、长远角度规划城市发展,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人居环境。鼓励市民参与城市管理并形成互动,加快数字化城市建设,建立科学、严格、精细、高效的城市管理模式。完善产业集聚区治安、交通、教育、医疗等配套环境,建设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商务中心区和高标准住宅区,满足创新人才工作生活需要。

  四、重点工作

  加强调查研究,认真分析江门的现状,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划提出的重点工作,围绕能力建设、应用推广、科技攻关、产业培育、产业服务、创新支撑、创新文化和开放合作等实施一批专项计划,确保用3到8年的时间,全市自主创新能力有实质性的提高。

  (一)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加强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构建知识创新体系,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提升基础科学创新能力。

  地方高校和职业教育院校建设。在通过国家本科教育评估的基础上,加强五邑大学在管理工程、机电工程、纺织工程、信息通讯、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领域的学科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校在我市开展联合办学或开设独立学院。继续办好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和江门高级技工学校。

  工业研究院和专业研究机构建设。依托天津大学和北京化学工业研究院,建设好广东广天机电工业研究院和广东华南精细化工研究院,开展产业技术发展战略研究、关键技术集成、新兴产业培育等工作。对现有的农业、林业、水果、水产、生物等研究所给予扶持,开展一些与地方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的应用技术研究和推广。

  重点实验室和行业实验室建设。依托五邑大学、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现有的实验室建设基础,推动企业与高校合作,支持美达锦纶、雅图仕印刷、信达化纤等重点骨干企业申报组建省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吸引国内外院校的重点实验室分支机构、研发中心进驻。力争到2012年拥有1家以上省或国家重点实验室。

  (二)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应用技术创新体系,打造以中介为载体的公共技术服务体系,提高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