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凉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09年大春粮食生产的意见

凉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09年大春粮食生产的意见
(凉府办发〔2009〕12号)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级有关部门:
  当前,随着以马铃薯为先导的大春播种由南到北全面展开,我州农业生产已进入春耕春播关键时期。综合各县市情况分析,当前,全州粮食生产形势较好,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受持续冬春连旱的影响,日照强、气温高、风速快,小春粮食营养生长不足、生育进程加快、长势偏差,各项构成产量的指标如有效穗、穗粒数、千粒重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二是入春以来部分地区的条锈病、白粉病和蚜虫等呈偏重或重发态势,防控形势十分严峻;三是受前期灾害和农民外出务工劳力不足等因素影响,各项增产技术措施落实的难度加大;四是灾害天气难以预料,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2009年农业增产增收的意见》(川办发〔2009〕8号)精神,确保实现大春粮食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实现全年粮食丰收的目标,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目标,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大春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大春生产季节短、灾害多,回旋余地小,一旦减产,全年粮食生产将受到严重影响。今年的目标任务是:全州粮食计划面积733.71万亩,较上年增加8.65万亩;总产213万吨,较上年增加6.74万吨。其中,大春粮食面积553.71万亩,总产172.1万吨,粮食增产带动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49.3元以上,较上年增长6%。各地要把抓好大春粮食生产作为当前农业工作的头等大事,克服松懈麻痹思想,紧紧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又好又快发展的大局,以“建设美丽富饶文明和谐的安宁河谷”为契机,落实惠农政策,创新体制机制,转变生产方式,力求在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优势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全州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
  二、明确重点,狠抓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
  目前,我州大春粮食作物已陆续进入播种时期,为确保实现全年增产增收目标,重点抓好以下技术措施:
  (一)良种先行,示范推广高产优质良种。
  要根据本地区生态特点及州农业局公布的2009年主推品种,向农民推介适合当地生产条件的品种,力争避免或减少品种选择的盲目性。更换和淘汰感病品种,合理布局抗病品种,防止病害蔓延危害。加大马铃薯脱毒薯、优质稻、专用玉米和优质苦荞麦的推广力度,整体提升粮食品质。坚持“优质、高产、抗病、生态、安全”五兼顾的原则,推行“集团品种当家”。优质稻的米质,要达到国标三级,力争达到国标二级以上;在玉米生产上,要推广紧凑型、半紧凑型和抗逆性强的品种;在马铃薯生产上,要加大脱毒马铃薯的推广力度,根据市场和加工需求,选用适宜加工和鲜食的主导品种;荞麦生产上,要进一步收集整理和提纯复壮传统优质品种资源,大力推广新育成的川荞和西荞系列品种,加大对苦荞麦和特种荞麦如“苦荞米”等的推广力度。
  (二)多措并举,集成增产技术。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