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市金融机构年均贷款增幅、保险费收入增幅不低于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和物价上涨的增幅比例之和,各项贷款余额超过1200亿元,力争达到1500亿元,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辖区人均存贷款、保险密度名列全省前列。建立较完善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新引进全国或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5-8家,组建县(市)区级农村合作商业银行1-2家,新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5-10家。扩大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从证券、债券市场募集资金达到100-150亿元,新增上市公司3-5家,新增保险业机构10家以上,基本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金融市场体系和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体系。
三、搭建银政企有效对接的投融资平台
采用国债注资、土地储备收益注资、存量资产注资、规费注资、税收返还注资等方式,增加国有融资平台的净资本金,提高各平台的投融资能力。
(一)做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平台。着力推动绵阳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引入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和先进管理经验,加强资源整合和体制机制创新,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从资产管理向资产经营转变,从融资结构单一性向融资方式多元化转变,切实增强投融资能力、盈利能力和运作能力,将公司发展成为资产规模大、资产质量优、主业突出、管理科学、竞争力强的政府综合性投融资平台,为灾后重建提供持续动力和保障。
(二)壮大科技城产业发展和工业发展投融资平台。科技城管委会要建立有效的体制机制,积极推动科技城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和运作;建立以产业投资基金为主体、多种风险基金、投资基金并存的基金组织体系,促进科技项目孵化和科技成果转化;绵阳科技城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要加强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企业、具有成长潜力的科技型企业和重点工业企业的融资支持,不断提升科技城产业化、工业化的发展水平。
(三)整合融资担保平台。整合现有的政府类担保基金,通过财政出资、社会资本入股等方式,设立2-3家注册资本超过1亿元的担保公司,特别是要尽快建立1家资本过亿元、主要服务“三农”的农业担保公司。积极推进对口援建省与受援县市合作建立投资公司和信贷担保公司,发挥援建资金最大效益;综合运用贴息、担保费补贴、税收减免等手段,引导担保机构与各商业银行开展业务合作,帮助中小企业解决抵押难、担保难等融资瓶颈问题。
各县市区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参考市上做法,创新思维,量力而行,争取多方支持,搭建综合性的投融资平台,为扩大投资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