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贯彻民主公开的要求,重视在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中考核评价干部,充分体现群众对干部考核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引导领导干部创造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政绩。
——坚持求真务实、分类指导。充分考虑各级各类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具体情况,准确把握各地各部门的工作条件、发展基础等因素,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差异性的辩证关系,全面深入了解考核对象的实际情况。
——坚持客观公正、简便易行。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科学分析,讲求实效,力戒繁琐,全面准确地考核评价。
4.工作目标。按照中组部要求,在认真开展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研究制定关于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简称地方考核)、党政工作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简称部门考核),以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简称年度考核)等具体考核评价办法,着力把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与换届考察、任职考察结合起来,把考核评价与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结合起来,建立有机联系、相互配套并有效运行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为促进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
三、建立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主要任务
5.完善考核内容。在已有考核评价内容的基础上,围绕促进科学发展,进一步完善考核内容。
——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突出考核发展的实绩,在注重考核发展速度的同时,更加注重考核发展的方式、质量;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考核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际成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更加注重考核教育、卫生、治安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情况;既考核显绩,又考核潜绩,注重考核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实绩;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注重综合分析局部与全局、效果与成本、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等各方面因素。
——紧密结合实际,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特点,抓紧建立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考核内容和指标。按照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领导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坚持共性内容与个性内容相结合,在重视结果性指标考核的同时,更加关注对工作思路、工作基础、精力投入、作风转变、效能提升、制度完善等过程性情况和发展趋势的考核分析。考核领导干部时,要加强对党政主要负责人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的考核,突出考核其领导科学发展、驾驭复杂局面、执行民主集中制、抓班子带队伍、坚持党性原则、带头廉洁自律等情况。
——加强考核内容的激励性和约束性。突出对务实苦干、开拓创新精神、能力及成效的考核,激励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强化对违反科学发展观行为的刚性约束,加大对人口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卫生、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党风廉政、精神文明、群众满意度等约束性指标的考核力度,引导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统筹推进各方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