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规划,把农村学校、国有农(林)场纳入建设范围,解决300万农村居民安全饮水问题。支持城市、县城自来水管网向农村扩户覆盖,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加快县乡公路建设和危桥改造,完善延伸“村村通”工程,改建县乡公路6000公里,通村公路4000公里,改造大中危桥4万延米。加快农村客运网络建设,两年内基本实现建制村通客运班车。继续推进“盲点村”电网改造,加快实现城乡同网同价。实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再改造3500户。
(二)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全面取消农村中小学住宿费,完成167所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重点支持26个县级职教中心、示范性中专和20个职业教育集团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费。实施3354个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完成60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扩建改造,建成50个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标准化建设县级支中心。巩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造370个薄弱乡镇卫生院和1万个行政村卫生室,免费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10万例复明手术。稳定低生育水平,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840元,对计划生育伤残亡家庭实施特别扶助制度。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并逐步提高补助水平。完善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年供养标准提高到1600元。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三)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加强村镇规划和布局,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联村并点工作。逐步将城郊乡村的生活污水纳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支持工业、旅游强镇建设污水处理厂。加快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逐步建立“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体系。重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秸秆综合利用。完成36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环境治理示范工程。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全年新增户用沼气75万户。完成1万个村镇绿化工程,创建300个省级生态文明村和50个环境优美小城镇。
(四)积极开拓农村市场。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推进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建设6000个“农家店”和一批配送中心。支持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建立区域性农村商品采购联盟。支持供销社、邮政、商贸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加快发展农资连锁经营,推行农资信用销售。完善家电下乡补贴政策,增加补贴品种,将摩托车、电脑纳入补贴范围。加强农资产销调控,扶持化肥生产,增加淡季储备,保障市场供应。
(五)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促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加大整村推进力度,全年完成140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任务。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稳步实行搬迁扶贫,完成2万人的深山区散居独居户搬迁任务。充分发挥行业扶贫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事业。全年解决11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和温饱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