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快林业生态省建设步伐。组织实施《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继续实施8个林业生态工程和4个林业产业工程,突出抓好山区生态体系建设工程、村镇绿化工程、环城防护林和城郊森林建设工程。严格落实责任制,实行“以奖代补”,强化检查监督,实施“阳光操作”,全年完成造林638万亩。
(六)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20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项目。推进大型粮食物流节点、农产品冷链系统和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和农产品流通企业开展农超对接,建设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落实停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政策。继续实行鲜活农产品运销绿色通道政策。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信息收集发布制度。充分发挥郑州商品交易所的作用,强化其农产品价格、交易和信息中心地位。
(七)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继续扎实开展创建食品安全省活动,建立农产品检测和质量可追溯制度,严格产品质量全程监控。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落实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健全饲料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建成农业部肉牛羊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中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和14个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开展专项整治,坚决制止违法使用农药、兽(渔)药行为。
五、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一)千方百计支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高度重视农民工返乡问题,建立回流基础台账,加强动态监控,及时掌握其就业变化情况。稳定省内企业农民工就业岗位,对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给予金融信贷、税收减免、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培训补贴等支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有计划地组织农民参与项目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增公益性就业岗位要尽量多使用农民工。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对回乡创业的农民工,在登记注册、经营场地、员工招聘等方面积极提供服务,并给予为期3年的扶持,扶持期内参照就业再就业政策实行税费和小额担保贷款优惠。
(二)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转移。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大规模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引导各类就业服务机构为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政策咨询等服务。充分发挥驻外机构作用,及时掌握各地用工信息,开展区域劳务合作。支持省内企业多留用农民工,督促企业及时足额发放工资,妥善解决劳资纠纷。对生产经营遇到暂时困难的企业,引导其采取灵活用工、弹性工时、在岗培训等措施稳定就业岗位。
(三)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广泛利用粮食、畜禽、果蔬等各类资源,着力发展以食品工业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乡村工业,活跃农村经济,创造就业机会。鼓励和支持农村中小企业融入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分工协作体系,增强发展能力。加强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产业园区建设,实现农村非农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加快发展商贸、旅游、物流、社区服务和物业管理等农村服务业,以及民间演艺、传统手工艺等农村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