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快农村客运发展的总体要求
(四)指导思想。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出发点,以发展农村经济,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安全、经济、便捷的出行条件为落脚点,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市场运作,协调发展”思路,建立与农村公路发展相适应、与农村客运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客运网络,健全“路、站、运、管、安”五位一体的发展机制,推动农村交通事业和城乡经济和谐发展,更好的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五)发展目标。着力提高农村运输供给能力、农村客运安全监管能力、农村运输发展能力、农村客运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促进农村客运安全高效、服务文明诚信、市场规范有序、路站运协调发展。到“十一五”末,力争全省具备通行条件的所有乡镇和行政村开通农村客运班车,经济较发达地区客车通达率达到100%,边远山区乡镇客车通达率达到95%,行政村客车通达率达到85%。全省农村客运网络建设基本完成,农村群众乘车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农村客运安全和服务水平有明显提高。
(六)主要任务。围绕总体目标要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加快农村客运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一是坚持把以满足农村群众出行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提高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农村群众提供安全、经济、便捷的运输服务。二是坚持以县(市、区)为区域,乡镇为基础,适度超前,合理规划,进一步强化县乡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和农村客运发展的管理职能,推进机制体制创新,增强农村客运发展活力。三是坚持“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方向,提高农村客运发展“城乡一体化、区域网络化、布局合理化”水平。四是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整顿市场、优化结构,推行适应农村客运发展的多种经营形式,引导农村客运走公司化、组织化、规范化路子,努力实现农村客运“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保安全”的目标。五是按照“选址合理、投资多元化、等级多标准、经营多形式”要求,将经营农村客运与建设农村公路和农村客运站点结合起来,创新路养运发展机制,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公路和农村客运站点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客运站点等基础设施建设。六是坚持农村客运发展和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属地化管理,大力推广丘北经验,加强农村客运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农村地区无牌、无证客运车辆的违法经营行为,严肃查处和依法取缔农村地区客运中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保护合法经营,维护运输市场秩序,形成公安、安监、交通、农机等部门的综合治理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