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积极应对自然灾害。成功战胜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及时调拨救灾物资,对200多万受灾困难群众给予春荒和低温雪灾救助,5.4万户倒房损房家庭在春节前搬进新家,保证每一位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一手抓抗灾自救,及时转移安置受灾群众31万人;一手全力支援四川等灾区,累计向四川捐赠8.4亿元,收治伤病员2289人,全面启动对口支援四川崇州灾后重建工作。
(四)坚持依法行政,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按照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对政府自身改革建设提出的更高要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勇于改革创新、求真务实,着力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
一是坚持完善科学民主决策制度,科学民主决策水平进一步提高。坚持集体决策,全年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24次,审议议题156项:召开市长办公会议16次,研究议题33项。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党组成员亲自督办重点建议和提案,政府系统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699件、政协提案1706件,办结率100%、满意率98%以上。完成新一届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委员会、参事选聘和市政府法律顾问、立法评审(复议咨询)专家委员会换届工作。成功举办市长国际经济顾问团会议第三届年会。
二是加强政府法制建设,依法行政能力不断增强。系统规范行政立法和行政行为,出台了《
重庆市行政立法基本规范(试行)》和《
重庆市行政执法基本规范(试行)》,制定出台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149件。在公共安全监管、市场秩序监管、城市环境监管三大执法领域开展联合执法。开展“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树立形象”专项教育培训活动。全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26万件、人民调解案件31.41万件。
三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行政效率不断提高。组建市农业委员会,推进北部新区、高新区、经开区“三区合一”,乡镇增设建设管理和统计办公室。拟定并上报《重庆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关于深化市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继续推动区县(自治县)扩权改革,向主城九区、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其他区县(自治县)分别下放行政权限136项、197项和188项。认真实施《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全面启动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规划、建设、医药等领域行政许可透明度进一步提高。编制完成全市各级各类应急预案77678个,形成市、区县(自治县)、乡镇(街道)三级应急管理体制。对重大部署、重要决策和重要工作实行专项督查450项。
四是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政府公信力和亲和力不断增强。坚持和完善党组成员联系区县(自治县)、乡村、企业、高校以及联系群众、党外人士制度。全年举办新闻发布会73场,党组成员参加发布会10场。市内主要新闻媒体记者可参加市政府常务会议除人事任免外的所有议程。组织万名机关干部大下访,区县(自治县)以上领导接访7.5万人次,解决新老信访案件1.8万件,排查调处了大量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关注民情、倾听民意,开通市政府公开短信服务平台,组织听证会34次,听取意见140条,全年征集人民建议125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