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苏木乡镇投入资金52万元。主要用于新建标准化牛人工授精站52处。
4、市级项目实施管理费20万元。主要用于项目实施中的检查、验收、日常管理等支出。
(二)肉牛育肥出栏资金的筹措与使用
肉牛育肥出栏所需资金主要由贷款及自筹解决,需投入资金3亿元。其中贷款2.6亿元,自筹0.4亿元,主要用于20万头肉牛模式化育肥出栏。
(三)肉牛养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筹措与使用
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由农牧民养殖户自筹或依托京津风沙源项目解决,需投入资金3800万元,主要用于肉牛养殖小区、专业村和大户建设。建设棚圈9万平方米,青贮窖池13万立方米,购饲草料加工机械1000台套。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专项推进工作由各级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建立领导机构,把肉牛产业化经营的各项任务和指标分解落实到基层,严格进行年度考核。市农牧部门要全面指导好各旗县区肉牛产业开发工作,抓好肉牛产业化经营,全面推行行政技术双承包责任制。加强项目的组织协调和管理,搞好牛冷配物资采购、冻精液氮供应、师资培训、生产进度统计和检查验收考核等日常工作。各旗县区农牧部门及技术人员要深入到基层,培训和指导农牧民进行肉牛科学化管理,转变传统的饲养方式,及时解决肉牛产业化经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负责辖区内肉牛良种冷配、技术人员培训、分发冻精液氮、上报生产进度、培育树立典型及业务技术相关工作。苏木乡镇负责淘汰劣质公牛,规范冷配站点建设,强化技术服务和小区专业村养殖大户的规划建设。2005年各地要合理布设整合冷配站点,要严格掌握冻精和液氮使用数量,超出本实施方案计划供应数量的,由旗县区提前提出计划并自行筹款购买。
(二)落实资金、保证实施
资金落实并能及时到位是专项推进工作的根本保障。各旗县区上解资金和市级投入的项目管理费,从3月份开始到7月底之前要根据用款计划陆续足额到位;由旗县区财政拨款购买液氮运输车、液氮罐、技术人员培训资金,要按照生产季节及时足额到位并全部完成投资建设任务;由苏木乡镇负责解决新建牛冷配站点和购置配种器械设备的资金,要在5月份以前到位并完成建设任务。肉牛模式化育肥和肉牛养殖小区、专业村及大户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在充分调动农牧民自筹的基础上,各级政府要协调各有关涉农项目主管部门和金融部门予以支持。肉牛屠宰加工龙头企业所需的流动资金,所在地政府要协调有关金融部门给予支持,龙头企业也要按照诚信的原则积极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使肉牛产业化经营的各项目标与任务按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