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强力推进改革创新
17、加大企业改制力度。认真研究解决改制企业遗留问题,加快分离社会办企业职能,加快推进企业改革、改组、改制,进一步优化要素,激活存量,提升效益。全面完成中卫宾馆、市种子公司、设计院和水务局下属6个实体的改制任务。
18、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水管体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努力探索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财政支持“三农”的长效机制,积极化解村级债务。
19、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扩大偿贷基金规模,提高财政保障能力。严格部门经费预算管理,实行部门办公用品集中定点采购,降低行政运行成本。规范转移支付激励机制,缓解县乡财政困难。
20、多层次构建融资平台。抢抓国家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机遇,持续加大对大项目的信贷支持,全力支持“三农”、中小企业等资金需求,支持出口企业稳步发展。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作用,着力培育中小企业集群,引导支持全民创业。
八、强力推进社会各项事业
21、优先发展教育。积极开展教育强县(区)创建工作,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教育,关注特殊教育。切实保障义务教育经费“三个增长”,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南华山职业中专学校后续工程和配套设施建设,开工建设中宁职教中心和实训基地,办好农村职业高中远程教育,确保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3%,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比例大体相当。
22、发展科技事业。大力推进中卫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加快实施专利战略、品牌战略,组织实施一批科技计划项目,培育骨干企业进入自治区高新技术行列。建立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的新机制,开展好科技下乡和科普教育活动。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培养和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和急需人才。积极筹建科技信息中心,争取在科技阵地建设上有新突破。
23、加强文化建设。充分挖掘中卫文化底蕴,全力打造“文化中卫”名城。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加大岩画、古长城等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挖掘整理地方民俗文化。丰富文化产品,广泛开展广场文化活动。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重视文艺精品创作,加强文艺人才培养,提升特色文化。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丰富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