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2009年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8〕114号)精神,完善财政政策,确保各级财政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增幅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创新国有文化资产经营管理机制,确保国有文化资产保值增值。创新投融资政策,完善并落实好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积极推进试点工作,推动面上改革,突出解决好人员安置、社保衔接和优惠政策落实工作。把发展文化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

  六、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健全节能减排机制,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严格执行节能减排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实行节能减排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继续完善多元化的节能环保投融资机制和高效节能环保产品推广的财政激励机制。切实落实差别电价的相关政策,继续限制“两高”行业过快增长。充分抓住我省作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省份的有利时机,认真组织实施《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意见》(甘政发〔2008〕70号),建立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探索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鼓励打破行政区划限制,积极开展跨行政区的合作发展,发展多种形式的省际间、城市间经济协作。鼓励支持兰州、酒泉-嘉峪关、天水探索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培育并壮大区域经济增长极。支持陇南、平凉、庆阳等有条件的地区发展跨省区的经济合作,鼓励市州、县区之间的自主合作与协调发展。

  (三)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步伐。继续做好国家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培育和发展新的节水基地,建立节水产品市场准入管理制度,全面开展节水企业、节水小区、节水校园、节水单位创建活动。抓好43个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修编完成《河西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和《河西地区重要河流初始水权分配方案》,在河西五市全面推开节水型社会建设,使河西走廊成为我省节水型社会示范带。加快水权制度改革,不断推进水权机制、分配规则和交易规则的确立,为水市场的发育和发挥作用创造条件。鼓励用水户之间通过水权交易满足新增的用水需求,并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逐步实现水资源费的统一征收。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