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及时通报处理质量问题。一是认真处理公证投诉。2008年我们共受理了10件公证投诉,对每件投诉,均做到了认真调查,严肃处理。2008年11月,我们对违反执业纪律的1名公证员予以了行业惩戒。二是及时编印《公证质量通报》,通报行业内的质量问题。对涉台副本审查寄送中发现的瑕疵文书,投诉处理中的问题案例,我们定期在《公证质量通报》上予以通报,督促出现问题的公证处认真整改,同时,使全市公证处和公证人员吸取教训、引以为戒,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
五、加强公证宣传,提升公证行业的社会形象
2008年我市的宣传工作,在途径上突出网络杂志等自有平台,在内容上突出贴近群众生产生活的特色公证,在方法上突出发挥新闻监督员的宣传作用,为公证工作的改革和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扩大了公证工作的影响力,提升了公证行业的社会形象。
(一)发挥新闻监督员的宣传作用。在2008年初组织召开的“公证行业新闻监督员座谈会”上,我们对部分记者予以了奖励,通报了2008年的宣传计划,并听取了记者们对公证宣传工作的意见建议,达成了共识;2008年4月,我们与重庆晚报联合开展了一次网上和电话在线咨询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平时工作中,各公证处主动邀请新闻监督员参与重大公证活动,进一步引导监督员和各大媒体对我市公证工作进行更加广泛的监督、更加深入的报道和更多正面的宣传。据统计,2008年各大媒体上刊登的由新闻监督员撰写的有关我市公证工作的宣传报道已达40余篇。
(二)利用自身平台加强公证宣传。一是办好协会网站。据统计,2008年西部公证网的点击率已超过17万次,历史累计已达29万余次,较好地发挥了宣传、交流的窗口作用,进一步扩大了重庆公证工作在西部乃至全行业的影响。二是2008年全年共编辑10期《重庆公证动态》,及时反映行业信息和发展动态,总结推广各地好的做法和经验。三是办好《重庆公证》杂志,特别是改版后的第4期,作为第15届西部公证工作研讨会的专刊,内容丰富,理论水平较高,充分发挥了《重庆公证》对外宣传沟通,业内交流研讨的阵地和平台作用。
(三)积极开展宣传咨询活动。从加强宣传,便民利民的角度出发,我们将常见的、与老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十几类公证事项的办证需知编辑成了《公证宣传手册》。各公证处深入广场、街道、乡镇、村社及农户家中,以多种形式开展“送法下乡”活动。据统计,我市公证机构2008年共开展宣传活动近50次,接待群众咨询近万人,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
六、发挥协会职能作用,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