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拓展投融资渠道,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旅游发展环境。
1.积极拓展投融资渠道。一是建立健全全省旅游招商引资项目库,加大旅游开发项目储备和论证、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把目光投向市场,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采取有利措施,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引导有实力的投资主体开发旅游项目。二是加强工作指导与协调服务,继续做好世行贷款项目建设;三是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和国债项目资金支持,把旅游灾后重建纳入全省灾后重建规划,争取国家对旅游灾后重建和拉动内需项目的支持。四是实施政府主导战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省财政增加旅游发展资金和宣传促销资金投入。各市州也要按照三年翻番工作任务,增加旅游发展资金和宣传促销资金投入,并保证每年有一定比例的增长。
2.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改善旅游经营环境。一是以品牌景区为支撑,完善城市旅游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和接待水平,重点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二是加强地震灾区旅游恢复重建规划及其实施,指导灾区重点接待设施的恢复建设,促进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三是完善主要旅游景区(点)和沿线的配套基础设施。以建设和改造重点旅游景区、主要旅游线路的景区断头路、旅游厕所等项目为突破口,以改善景区游览条件和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为重点,2009年完成350个旅游厕所建设。到2010年,保证所有A级景区没有断头路,新评定的A级景区、公路休息站和汽车加油站的厕所全部达到旅游规范厕所标准。四是促进公路沿线服务提升层次。新推出线路产品途经地区,要力争协调解决沿线公路交通的顺畅和标识、标牌建设问题,完善服务内容。协调公路部门在全省公路沿线建设1000个规范的旅游景区方位指示牌。五是积极协调解决如列车票务不足、航班数量较少、景区管理体制不顺以及有关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等关键性问题,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整合旅游资源和线路,实施品牌战略,创新开发旅游产品。
1.加快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力度。一是从产业发展层面加大整合力度,实现多业兴旅。积极促进旅游与农业、林业、工业、文化、体育、环保等相关产业的联系与融合,共促共赢。二是从产品开发层面加大整合力度,走内涵发展的路子,有机整合文化资源、生态资源、民俗资源,提升文化内涵,增强旅游产品的深层次吸引力和永久生命力。三是从旅游资源要素配置层面加大整合力度,解决产业协调发展的“短腿”现象,实现行、游、住、食、购、娱“六要素”的合理配套、协调发展,重点解决购物和娱乐不足问题。四是从旅游管理机制方面,协调各地加强对旅游景区的属地化管理,使旅游开发规划、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旅游服务规范、人才培训、景区门票定价更加符合旅游发展实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