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确保发展促增长
1.加快布局结构调整,推进国有资本核心竞争能力升级。充分抓住经济形势变化带来的重要机遇,把今年作为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战略调整的关键之年、突破之年,落实《青岛市国有资本调整实施意见》,全面实施“五个一批”调整战略,加快企业调整重组,进一步解决国有资本布局过宽、战线过长和低效占用的问题。以国际化、品牌化为导向,积极引进战略投资,推进大企业集团的股权多元化改革,推动国资多层次、大范围流动,促进企业主业资产调优、规模调大、产品调高,整体调强,带动力更大。
2.大力拓展市场,推进企业盈利能力升级。支持和鼓励企业捍卫品牌优势,坚持“让利不让市场”,坚持“多拿定单是硬道理”,确保重点市场、巩固原有市场,大力开拓新兴市场,重视挖掘农村市场。品牌企业要坚持“现货现款”原则,完善货款结算方式,降低呆坏帐风险,提高国资运营效率和质量。积极协调帮助企业争取重点工程项目及资金扶持,在扩大主业规模和发展核心技术上形成新的优势。引导企业及时调整营销战略和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3.准确把握投资方向,推进国有资本质量升级。深入研究国家和省、市出台的政策措施,在充分科学论证的前提下,国有资本收益的投资向扩大品牌优势方面倾斜,向带动企业发展上台阶的关键技术和重点项目倾斜。完善市管企业投资管理机制,严格控制非主业投资和高风险领域投资活动。
4.创新国有资本融资模式,推进国有资本实力升级。出台《市管企业上市工作指导意见》,积极推动青岛港、青岛银行等企业上市工作,培育和储存一批拟上市企业。支持上市公司运用公司债、短期融资券等创新再融资方式。鼓励和支持三大投资公司整合资产,采取债券融资,扩大直接融资比重。支持企业尝试股权质押贷款、融资租赁等方式进行低成本融资。推动企业实施资金、资产、资本、资源“四资联动”,盘活有效资产,扩大融资能力,加快企业债权债务的清理。
5.创新服务环境,推进企业风险防范能力升级。一是健全动态监测预警体系,高度关注青啤、青岛港、青钢、海信、海湾、双星、澳柯玛等大企业的资产运行状况,完善应对企业危机的工作预案,应对各类风险;二是建立企业融资、担保、涉诉等方面的沟通协调工作机制,抓住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机遇,促进银企联合,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改变短贷长用的负债结构;三是全面清理审批、核准、备案事项,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对组织机构完备、运行机制健全、责任主体明确的企业,适时下放部分审批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