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基本原则。
--坚持“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方针,既努力化解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更着力解决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继续扩大工业领域对内对外开放,不断增强工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和活力。
--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中心环节,加大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力度,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坚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通过市场调节、政府引导、行业自律,形成倒逼机制,促进企业主动走转型升级之路。
--坚持增量投入和存量调整并举,既重视增量投入,又重视存量提升,通过引进国际跨国公司、中央企业和区域性、行业性的骨干龙头企业、直接上市融资等高水平的增量来激活和带动存量优化调整,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坚持发挥政府在工业转型升级中的促进作用,加强规划引导、公共服务和政策扶持,着力营造有利于转型升级的发展环境。
二、加快工业结构转型升级
(五)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围绕替代进口、扩大出口、增强竞争力,抓住国内外市场机遇,大力发展豪华大客车、低地板城市公交车、重型卡车、SUV车、节能环保型轿车、专用车、特种车等汽车整车以及发动机、自动变速箱、轮毂、汽车电子等关键零部件,做大做强汽车产业;积极发展风力发电机、数控精密机床、联合收割机、水轮机、自动扶梯、节能环保设备、轨道交通设备和先进纺织、轻工等专业机械。
(六)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按照重点突破、跨越发展、掌握核心技术的原则,加快实施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力争到2012年,形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制造、生物与新医药、航空设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包括光伏产业)、新材料(包括磁性材料)等六个重点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一倍以上。高水平规划建设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产业基地以及一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和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
(七)加强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围绕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认真落实全省“958”行业龙头企业技术赶超计划、万亿技改促升级计划、企业技术改造“双千工程”和继续实施全市工业投资“双二百”工程,引导和扶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实施一批投资规模和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实现主要行业的技术装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鼓励企业利用现有厂房、土地或通过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腾出空间开展技术改造。加强技术改造与技术引进、技术创新的结合,引导企业加大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力度,实现省级、市级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引进技术投入与消化吸收再创新投入比例达到省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