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构建学生校外教育活动创新实践体系,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充分发挥校外教育活动在增强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积极开展普及性创新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为创新潜质突出的学生提供相应的研究平台,充分运用科普场馆,建立一批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和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工作站,初步形成青少年创新人才的发现和培育机制。
围绕本任务,将要重点实施的项目有:
1.研究制定《上海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校外活动指导纲要》,并作为未成年人开展校外科技活动的教育大纲。依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科技创新与科学实践能力的目标,综合考虑各年龄段、各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根据上海的特点和各类校外科技活动的特色,完善上海市青少年科技素养基本标准和测评办法,适时开展试点工作,以点带面,积累经验,逐步推开。
2.实施上海市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探索建立通过科技类校外教育活动培养中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技能的工作体系,制定分阶段实施方案。加强上海青少年科学研究院和区县分院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活动内容和运作模式。完善和拓展市、区县两级学生科技类社团的建设项目,完善上海国际青少年科技博览会、青少年创新峰会、明日科技之星评选、青少年科技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未来工程师大赛等学生校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平台。落实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进一步推动上海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项目的实施。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一批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工作站,探索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衔接的实验项目。
(三)积极推进校外教育信息化建设,搭建校外教育活动网络平台
校外教育的管理和实施必须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构建校外教育活动信息立交桥,丰富校外教育活动内容的广泛性和选择性,拓展校外教育活动的时空,通畅校外教育活动的信息交流,通过便捷的方式和互动的手段,发挥资讯、服务、评价等作用,提高校外教育活动的管理效率,增强校外教育活动的实效。
围绕本任务,将要重点实施的项目有:
1.校外教育网站建设。加强对上海校外教育网、上海学生活动网、心域网(上海中小学德育网)等网络资源的建设力度,整合网站资源,提升网站功能,拓展网站辐射面。
2.上海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信息化建设项目。继续加大心域网的《上海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场馆)在线活动馆》建设力度。开辟网上资讯、答疑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导师团、德育讲师团、专家学者、社区教师等校外工作者的作用,建立科学家、院士与学生对话的平台。加强学校“绿色网络”建设,探索以“一卡通”等形式,提供学生就近利用学校网络的“绿色通道”。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