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南京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南京市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

  二、“十一五”期间教育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市教育要围绕“建一流教育,创教育名城”总体目标,率先发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为加快富民强市,推进“两个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贡献。
  到2007年,全面达到全面小康社会阶段的教育发展指标,基本建立较为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到2010年,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同期平均水平,基本建成“历史积淀深厚,质量水平一流,名校名师众多,风格特色鲜明”的教育名城。
  (一)“十一五”期间,要努力推进全市教育三大转变:
  一是从相对单一的教育供给转变为丰富多样的教育服务;
  二是从注重教育的规模扩张转变为突出教育内涵发展;
  三是从“全面普及、全面合格”转变为“全面优质、全面满足”。
  (二)“十一五”期间,南京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努力凸显三大特征:
  一是具有“现代公民”的特征。切实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强化德育工作的实效,努力使全体学生都能够成为具有现代意识、现代科学人文素养、现代文明行为的现代公民。
  二是具有“国际通用”的特征。注重在全球化视野下培养人才,为造就熟悉国际语言、具有国际眼光、通晓国际知识的国际通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三是具有“一精多能”的特征。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让一大批学生成为基础宽厚、素质全面、精通一个领域、兼备多种才能、具有“创业创新创优”精神的人才资源。
  (三)“十一五”期间的工作目标:
  1、事业发展水平一流
  *高水平、高质量普及十五年基础教育。学前三年幼儿教育入园率达到96%;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以上,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9%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8%,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相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新增劳动力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达到15年。
  *强化教育特色,使南京成为适宜读书求学、适宜投资办学的教育之城、学习之城。学校教育资源与社会教育资源互通共享,处处有学习之所,人人皆学习之人。各类成人教育年培训达100万人次。教育成为南京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优势。
  *提升南京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引进10个以上国际高水平教育机构、非教育机构来宁合作办学。全市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超过70个,新建1-2所与国际教育组织融通对接的国际学校,并积极开展境外办学活动。全市有条件的中小学、幼儿园面向境外学生开放,吸纳外籍学生来宁留学。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