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2、“其他对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依法应当承担附带民事赔偿责任的单位或个人”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①其他赔偿主体承担的附带民事赔偿责任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侵权责任,其承担附带民事诉讼赔偿,不是为自己的侵权行为负赔偿责任,而是为其职务、业务或获得的利益替代行为人承担替代责任或连带责任。

  ②其他赔偿主体与刑事被告人之间必须有一定的特殊关系。这种特殊关系通常表现为隶属、雇佣、监护、代理等关系。如果“其他单位和个人”与刑事被告人没有任何关系,对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的发生也无任何过错,或者与刑事被告人之间不存在任何利益关系,或者行为人的行为超出了与其职务、业务、享有的利益范围,或者雇主为避免犯罪行为的发生已尽到了责任的,均纯系刑事被告人的个人行为,“其他单位和个人”就失去承担责任的前提,就不应成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

  ③其他赔偿主体对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必须有法律依据,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其他赔偿主体就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这里的“依法”,主要是指依照民事法律、法规及相关司法解释。审判实践中,能够成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其他赔偿主体”主要包括雇主、车主、幼儿园、学校等单位、企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经营者(安全保障义务单位)、取保候审的保证人、监护人。

  3、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未成年被告人有个人财产的,应当由本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不足部分由监护人予以赔偿,但单位担任监护人的除外。

  4、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侵权构成犯罪的,被害人或其亲属要求赔偿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复精神,只能提起国家赔偿,不能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5、对于保险公司,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但在实施该制度的有关规定尚未出台前,一般不能向保险公司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四、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原则、赔偿范围及标准

  1、赔偿原则问题。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六条《解释》的规定确定赔偿原则。被告人应负赔偿责任与被告人有无赔偿能力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概念,应负赔偿责任是法律概念,是法律的规定。有无赔偿能力是被告人的实际赔偿支付能力问题,是判决后的执行问题。因此,一般案件原则上应对附带民事诉讼的实际损失全额判赔,但是,对于判处死刑的案件和一些特殊案件可以根据案件实际情况判处。被告人对被害人物质损失的赔偿情况,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