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黄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转发市国土资源局等部门黄山市200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2.交通干线和旅游公路
  除屯黄公路外,去年新开工和完成的公路成为地质灾害高发地段,际联—儒村公路、狮石公路、太平—龙门公路、冰潭—山后公路、源芳—白际公路灾害频发,同时公路建设时堆放的废渣留下发生大规模泥石流的隐患。
  3.中小学校
  全市还有7所中小学校、530余师生受地质灾害的威胁。
  4.工矿企业和水利设施
  受灾害影响的工矿企业和水利设施有7处,范围5Km2,很有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群死群伤的后果。如屯溪区江西山滑坡、祁门城东高明崩塌、黄山区的皖太选矿厂泥石流等。
  四、重点防范期
  1.气象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80%与气象有关,降雨量(冬季表现为冰冻)的多少直接影响到灾害的规模和成灾的范围。据气象趋势分析,今年汛期降水总量偏多,各月分布不均匀,属偏涝年份。梅雨期雨量偏多,6月中旬末下旬初入梅,7月上旬末出梅。6月下旬到7月上旬有一段降水集中期,暴雨和大雨频繁,出现洪涝灾害可能性较大。
  2.灾害预测:2005年的地质灾害发生仍以崩塌和滑坡为主,并有一定次数的泥石流,灾害重点防范时间为5月~7月,特别是6月的中下旬,极易出现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天气,存在诱发大规模灾害的可能性。
  崩塌:主要在公路沿线,特别是新修公路如际联—儒村公路、狮石公路、太平—龙门公路、冰潭—山后公路、源芳—白际公路、仙源—三溪公路的切坡地段是崩塌的高发区,需要重点防治。
  滑坡:主要在歙县东部—休宁南部、黄山区中南部—祁门北部地区,县乡公路、旅游公路,屯溪中心城区、歙县徽城镇、祁门祁山镇是滑坡的高发地区。
  泥石流:重点防范区为黄山区的三口—新明地区、祁门的赤岭—雷湖地区、黟县的美溪地区,际联—儒村、太平—龙门等新建公路沿线成为新的泥石流重要防治区域。
  五、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的原则是“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落实到各个具体的灾害隐患点则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围绕如何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开展防治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制
  市政府成立以市长为指挥长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各区县成立相应的指挥机构,统一组织、协调、指挥突发性地质灾害的抢险救灾工作。实行行政“一把手”负责制,市直有关部门和区县的主要领导必须掌握本辖内区的地质灾害发生情况,负责各自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区县与乡镇、乡镇与村民委员会要层层签定责任书,分片包干,把地质灾害防治任务落实到每个领导干部身上,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心。
  2.明确责任、分工负责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