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程地质条件和地形地貌条件的共同作用,我市地质灾害以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为主,全市各乡镇都有灾害隐患点分布,目前我市有重大灾害隐患点18个、重要灾害隐患点81个,主要分布2个区域、4个地段:
1.歙县东部——休宁南部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该区包括歙县东部、南部,休宁的南部,积约2000Km2,该区人口密集,地形起伏较大,山势陡峻,工程地质条件复杂,三阳大断裂和浙西大断裂分别从该区的北西侧和南东侧穿过。由于人多地少,为了维持生计,大面积的毁林开荒,山上的植被相对较差,并有众多村庄建在山坡甚至山脊处。通达工程、水电建设加剧了地质灾害的发生。
2.黄山区中南部——祁门北部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该区包括祁门的西部、北部,黟县的北部,黄山区中部、南部地区,面积约2400Km2,工程地质条件与歙县东部地区相似,但人口相对稀疏,山上植被保存较完好,由于近年来小水电、乡村公路的建设,破坏了该区的地质环境,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3.屯溪中心城区地质灾害多发地段
该地段为市政府驻地,面积32Km2,地质构造条件复杂,断裂发育,岩石破碎,岩性差异大,人类工程建设活动频繁,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口众多、财产巨大,近年来不断发现新的灾害隐患。
4.祁门祁山地质灾害多发地段
该地段位于祁门县祁山镇,面积15Km2,为中晚元古界的浅变质岩,岩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加之节理和片理发育,大部分地方风化层的厚度较大,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能较差,同时北东向的断裂较为发育,加上修筑公路、农村建房和气象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引发了该区的地质灾害。
5.歙县徽城镇地质灾害多发地段
该地段为歙县人民政府驻地,人口密集,岩石破碎,风化层厚度大,地质构造条件较复杂。由于历史的原因,工程建设缺乏合理的规划,高切坡、无序建房现象严重,易发生地质灾害。
6.黄山风景区地质灾害多发地段
该地段为世界级地质遗迹保护区,地质构造条件复杂,地形地貌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发育。由于为著名的旅游风景区,来往的车辆众多,人员流动性大,地质灾害防治任务重。
三、地质灾害威胁的对象、范围
1.山区农村
全市1575多个灾害点中,有1300多个点分布在山区和农村,直接影响灾害点附近农民住房、乡镇政府、村委会的安全,威胁人口达4.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