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淮安市委办公室关于转发市委政法委、市关工委《关于全市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的调查与建议》的通知

中共淮安市委办公室关于转发市委政法委、市关工委《关于全市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的调查与建议》的通知
(淮办发[2006]8号)


各县(区)委、人民政府党组,市委各部委办,市各委办局党组(党委),市各直属单位党委:
  市委政法委、市关工委《关于全市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的调查与建议》所提建议已经市委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胡锦涛总书记为此专门批示:“要从国家和民族的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犯罪问题,要明确责任、大力协同、综合防治,通过教育和法制相结合,使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得到明显好转。”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批示精神,强化领导,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使青少年犯罪现象得到明显控制。政法、教育、文化等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能,并主动协助关工委,广泛发动“五老”,组建“关爱工作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净化社会文化环境,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2006年2月20日

  关于全市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的调查与建议

  为了进一步做好全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年初,我们就2005年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有关情况如下:
  一、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现状
  据公安部门统计,在2005年全市抓获的违法犯罪人员中,25岁以下青少年2976名,同比下降107%,其中未成年人1590名,同比下降38%,在校生226名,同比下降达599%。青少年违法犯罪尤其是在校生违法犯罪下降幅度较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政法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尤其是教育部门和各学校认真履行职责的结果。去年,针对在校生违法犯罪比较突出,在党委、政府领导下,教育部门和政法、妇联、关工委等部门密切配合,注重加强在校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精心组织实施了“武装”、“免疫”、“净化”、“防护”四大工程;坚持从“第一课堂”、“第一任老师”抓起,切实办好家长学校,努力提高家长的素质和水平;选好配齐配强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强化法制教育和实践教育;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加大考核力度,实行“一票否决制”等等,从而使在校生违法犯罪人数明显减少,大多数学校实现了零犯罪。为了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和社会文化市场环境,文化、公安、工商等部门和关工委密切配合,充分发挥“五老”作用,连续两年对网吧、游戏机室进行了有力的整治监督,未成年人上网、进游戏机室的现象有所减少。许多街道、社区利用假期开办“市民学校”,组织老少共建、老少同乐活动,有的还利用暑假大学生回乡的机会,举办“学子成才报告会”,千方百计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年来的工作充分表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虽然是长期的、复杂的,但只要各级领导重视、相关部门工作得力、全社会协同作战,还是可以得到遏制和逐步解决的。各地在实践中采取的许多有效措施,摸索积累的一些成功经验,尤为可贵,也为今年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