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金融类
中国银监会以银监函〔2005〕328号对《关于请求给予特殊政策和资金支持帮助甘孜州农村信用社走出经营困境的建议》(第3533号)给予了答复。答复指出,第一,关于对甘孜州农村信用社亏损由中央或省级财政补贴问题,你们提出的对三农工作实行指令性计划,亏损由中央或省级财政补贴的建议,确有合理性,也为我们研究有关政策提供了一条思路。对此,我们将在进一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向有关部门积极反映。第二、关于建立为“三农”服务的信贷资金来源保障机制问题,目前农村金融整体改革方案正由人民银行牵头组织研究。你们提出的三条建议,我们将积极向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反映,争取在改革方案中能够得以体现。第三、关于甘孜州“以州为单位统一法人”问题,我会原则同意甘孜等三州实行以州为单位统一法人。该意见已获国务院同意,并在向四川省下发的批复意见中予以明确。因此,甘孜州实行以州为单位统一法人,在政策上并没有障碍,但何时改制,如何改制须按照四川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总体部署进行。对此,你们可以向四川省人民政府作进一步咨询。
十一、综合类
(一)国家民委以民委函〔2005〕103号对《关于请求国务院尽快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条例的建议》第3958号给予了答复。答复强调,2005年5月1 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了国务院第435号令,公布了《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这是贯彻实施
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一部重要的行政法规。
(二)省发展和改革委以川发改建议字〔2005〕62号(c)《关于对甘孜州实施‘安康工程’的建议》(第438号)给予了答复。答复强调:第一,省道211线泸定至石棉公路,我委于2003年批复该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已就该项目多次向国家发改委汇报,但国家发改委明确重点公路建设项目的安排,主要是指国道主干线和西部大通道等,省道不在其安排范围内,应由省上自己解决。第二、康定至甘孜公路项目已列入我省“十一五”重点公路建设规划。第三、G318线新都桥至理塘海子山段改造项目,因国家发改委、交通部、总后勤部确定的川藏公路四川段改造范围是海子山至竹巴笼段,因此无法列入川藏路改造。第四、关于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甘孜州的九龙县、理塘县、色达县、康定县、石渠县、丹巴县、雅江县、得荣县等8县已纳入首批试点县,共安排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国债专项资金计划3920万元,占全省总资金计划的23%,计划搬迁1960户9800人。由于国债资金逐步淡出,今年全国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资金较去年减少。我们正在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的支持。对于甘孜州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我们将在国家以工代赈政策范围内继续给予大力支持。第五、关于加大教育投入问题,自2001年省上实施十年行动计划以来,甘孜州《行动计划》资金投入每年近1亿元。2004年至2007年每年投入甘孜州的“两基”攻坚经费达4500万元,这几年的投入和后几年计划投入与目前甘孜州的教育发展水平是相适应的,关键在于规划管理和长效机制的落实,做到硬、软件建设并进、规模与效益同上。关于农牧民子女实行免费教育的问题,甘孜州有近6万名寄宿制小学、初中生在享受“两免”的同时,分层次分类别享受了寄宿制贫困生生活补助费。与此相应,省上利用《行动计划》和“两基”攻坚专项资金大力建设寄宿制学校,到2004年底,甘孜州新建、改扩建寄宿制学校300余所,寄宿制中小学生由2001年的2.9万名增加到了5.2万名,以渐进的形式向“三包”的目标推进。同时,必须坚持教育的宗旨,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发奋图强、吃苦耐劳的精神,让家长、学生都懂得受教育的法律义务,将被动变为主动,自觉履行送子女入学的义务。关于康定师专专升本的问题,我们认为,在甘孜州布局一所本科院校,符合我省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的总体规划,省教育厅大力支持。省教育厅将进一步督促地方政府和学校加大投入,充实办学条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省教育厅将积极帮助学校创造条件,尽快达到国家有关本科院校的设置标准。第六、关于“农牧区医疗卫生方面”,按照现行的卫生管理体制和卫生投入政策,村卫生站应由乡村集体筹建。关于农牧民医疗费用补助问题,中央政策已明确规定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农民各承担10元/年。我省在实施合作医疗试点中,针对民族地区财政困难的现状,在落实地方财政配套的10元中,加大了省财政负担的比例,对民族地区给予了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