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推进以消防宣传“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为主题的“四进”宣传达标考核活动。全市各学校、企业、社区、农村和有关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逐步建立消防宣传长效机制,深入开展消防宣传。今年,各县、特区、区要有30%的社区、学校、企业、农村达到消防宣传“四进”考核标准,并推出一批消防宣传典型,带动全社会消防宣传工作的广泛开展。
大力推动“119青年志愿者”活动。在各级团组织要组织建立骨干队伍和服务队,广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火灾预防、火灾隐患整治等活动。继续开展消防站向社会公众定期开放活动,在各消防站配置宣传教育设施,丰富宣传教育内容,逐步将消防站建成消防宣传教育的重要基地。
进一步完善社会消防安全培训机制。将行业消防安全培训、单位场所自我消防安全培训、群众性消防安全培训、消防监督机构培训等多种方式有机结合起来,重点加强对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特殊工种人员、上岗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力度。
各行业主管部门、各单位和各类场所要充分重视消防宣传的重要意义,使消防宣传融入社会各个层面,融入群众生活,形成消防安全工作人人关注、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新闻媒体要大力开展消防公益宣传和消防科学知识普及工作,报刊、电台、电视台要开设消防宣传教育专栏;教育系统要督促各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开设消防课程和知识讲座,将消防安全纳入学生的素质教育;今年7月至8月要举办1次以消防安全为主题的摄影书画展;劳动保障部门要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职业教育内容;文化部门要制定计划,结合农村电影“2131”工程、“三下乡”等活动,深入开展消防宣传教育。
要把基层群众、单位一线员工纳入消防宣传教育的视线,把妇女等重点用火人员和老、幼、残等弱势群体作为重点宣传教育对象。公安消防部门、警察署、派出所每周至少要利用半个工作日,深入辖区单位、学校、幼儿园、社区、村镇,开展面对面的消防教育培训。突出抓好重要节日活动、“学生消防宣传教育月”、“六月安全月”、“119”宣传日、冬春季火灾高发期的宣传工作,增强宣传教育实效。
四、加大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力度,深入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排查整治火灾隐患
深入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切实督促各单位、各场所落实火灾预防措施,及时整改火灾隐患。要根据消防工作形势和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适时对火灾隐患进行集中查处和整治。对一些火灾隐患突出、整改难度大,发生火灾后容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单位和场所,要坚决立项整改,实行政府挂牌督办,不能按期整改的,该停则停、该关则关。凡属省、市立项整改的重大火灾隐患,由市政府挂牌,县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督办。各县、特区、区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立项整改和挂牌督办一批危害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
进一步增强各单位、各场所的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督促各企事业单位尤其是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认真落实“安全自检、隐患自改、责任自负”的要求,加强火灾防范工作。在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中,要逐步完善火灾隐患整改的联动机制,各部门互相配合,实行举报投诉、公示曝光、挂牌督办、落实整改责任、联合执法等火灾隐患督促整改制度,提高整治火灾隐患的效果,坚决预防重特大火灾事故和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要进一步加强各行业主管部门与消防监督机构之间的信息反馈、工作通报制度,实现消防安全的动态管理。经消防监督机构检查发现火灾隐患的单位和场所要及时向行业主管部门通报,没有行业主管部门的要及时向有关行政监管部门通报,认真制定整改措施,积极进行整改。对于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经整改达不到消防安全条件的单位和场所,要坚决予以关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