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把招商引资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要事,以更大的胆略、更灵活的办法,拓展招商思路,广开招商渠道,发挥政府、企业和民间各方面的积极性,多渠道引进县域外资金、项目、技术、管理和人才,在利用外资规模和质量上实现新的突破。大力实施东向发展战略,抓住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积极引进沿海发达地区的资本和企业。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围绕优势企业引进配套企业,围绕同类中小企业引进龙头企业,围绕优势农产品引进加工企业。对招商引资项目,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可采取“分计产值、分享利税”办法,进行集中建设。要积极推进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向外招商,加大市政项目的市场化融资开发力度,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8、强化城镇集聚功能。围绕“一主城、四组团、一滨湖新区”的城市总体框架,加快在县域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加强三县县城建设,不断扩大县城规模,提升县城综合功能。坚持城镇建设、市场建设、工业园区建设相结合,引导、鼓励各类企业向县城和重点中心镇集中,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流动和集聚,完善城镇市场化、社会化服务功能,逐步形成以县城为龙头、中心镇为重点、村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到2010年,县域城市化水平力争达到40%以上。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抓住我省被列为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的机遇,开展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整理和村庄整治工作,推进农村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建设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
9、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坚持用现代工业的理念抓农业,促进种养方式、加工方式、营销方式向适应市场方向转变,实现农业效益的最大化。要结合各县产业特点,重点发展家禽、生猪、牛奶、菜瓜果、林木、粮油、秸秆等农副产品加工业,培植和引进一批带动作用强的龙头加工企业,积极发展专业协会等各类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完善“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机制,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农民组织化程度。到2010年,力争各类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发展到200家以上,形成一批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大型龙头企业。按照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要求,加快农业区域布局调整,集中建设一批养殖、种植园区,推进优势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形成多乡一业、多村一品的农业块状经济。大力发展服务业,培育和完善县域市场体系,搞好农副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等各类市场建设,重点培育苗木花卉、禽业、草莓、生猪等专业市场,形成一批年交易额10亿元以上的区域性、产地型农副产品大市场。利用三县的旅游资源,开发和壮大旅游产业。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