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项重点工作的决定

  认真搞好镇村布局规划。坚持规划先行,把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加快制定城乡统筹、相互衔接、全覆盖的农村总体规划。到2006年底要全面完成全市镇村总体布局规划,启动重点中心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一般镇的主要街道与重点地段也要编制详细规划。坚持适度集聚、节约土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科学合理确定乡村居民点的布局和数量,全市乡村居民点逐步调整到5000个左右。要在2006年底完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并按照每个规划居住点有一个公共服务中心、一组村内道路、一套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形成一个村庄基本形态和基本的人口集居配套设施的标准,规划建设150个新农村示范点。
  积极稳妥推进“三集中”。坚持镇村布局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抓住农民自建房和项目建设等契机,加强规划建设审批管理,加快推进农民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规模小、基础设施差的村庄禁止新建、改建、扩建农房,积极引导新建、翻建农房建到规划点上。对因项目建设和煤矿塌陷地治理需要整村搬迁的村落 ,规划建设要一步到位;对基础设施条件差、户数少的自然村落,可实施农村宅基地置换整理。争取到2007年,使1/10的自然村居民并入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2010年达到1/6以上。加快推进乡镇工业向开发园区和工业集中区集中,使新建工业项目逐步布局到镇以上工业集中区。加快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推动农村土地集约开发、集约经营。
   (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综合整治乡村环境。
  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基础设施先行的要求,通盘谋划城乡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加快农村道路通达工程、农村排水工程、饮水安全工程和秸杆气化、沼气工程建设,加强供水、供电、有线电视进村入户、通信和垃圾、污水处理等网络建设。2006年,新增改水受益人口10万人,解决饮用高氟水人口11万人,改造建设农村公路1000公里以上,有线电视进村入户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争取到2010年全面实现县到镇、镇到镇、镇到村及行政村之间道路的灰黑化、等级化目标,逐步把乡村道路修建到每个规划的集中居住点上,实现真正的“村村通”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农村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35%以上,有20%以上的村达到省级卫生村的标准。
  继续推进“三清三创”活动。以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为重点,抓好村内道路硬化、村庄绿化、水源净化和环境美化。全面开展县乡河道疏浚和村庄河塘清淤工作,全市完成3587万方清淤疏浚任务,省市县将给予一定补贴和奖励。要通过逐步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常性的清洁卫生活动,着力解决秸秆乱堆乱放、畜禽散养、污水横流等问题,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切实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状况。大力推广应用秸秆气化、秸杆还田、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2006年全市新建秸杆气化集中供气示范村3个,“一池三改”生态家园富民工程10000户,畜禽养殖场循环经济治理工程3处,建设规模养殖小区50个。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