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项重点工作的决定

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项重点工作的决定
(徐委发〔2006〕7号)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也是加强“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举措,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为加快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市委、市政府现就实施新农村建设十项重点工作作如下决定: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培育新农民、建立新机制、倡导新风尚,逐步把我市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
  (一)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大力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
  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实施高效农业规模化工程,大力培育主导产业,重点对蔬菜、林业、果品、奶业、畜禽、食用菌、银杏、水产、花卉、优质稻麦等十大主导产业进行专题规划。每个县(市)、贾汪区要确定2-3个比较优势强、产业基础好、规模效益高的优势主导产业,进行精心培育和提升。围绕优势产业带、产业群和高效农业板块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科技、农业机械等投入,尤其要吸引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商资本投资主导产业的开发与建设,推动高效农业上规模、上水平。2006年,各县(市)区优势主导产业占农业比重要达到60%以上。
  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和动植物疫病防治体系,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安全化生产,加大名牌农产品培育力度。2006年全市优势农产品、特色农产品生产标准覆盖率达到80%以上,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部实现标准化;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40个以上,确保总量位居全省前列。
  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加快发展循环农业,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推广秸杆气化、秸杆养畜、秸杆还田等秸杆综合利用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和生物质材料。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努力提高农业投入品的利用效率,提高土地产出率。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