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重大产品。加大对获得国内外授权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的补助力度。推进专利示范企业创建工程,支持和推进发明专利产业化,培育和发展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完善地方性知识产权法规,支持建立以行业协会为主导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建立健全有利于知识产权保护的从业资格制度和社会信用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15、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加快建立优势产业技术标准体系。支持企业、行业协会和科研机构主持或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大力实施标准提升工程,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促进企业核心技术和专利技术向标准转化。建立和完善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体系和防范机制。
16、实施自主品牌战略。全面提升制造业品牌,优先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优势制造业品牌,推进“宁波制造”向“宁波创造”转变。做大做强地方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加快名优农产品开发。做专做精服务业品牌,重点培育生产型服务业和生活消费型服务业品牌。鼓励有条件的品牌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创建出口品牌和国际品牌。发挥产业集群优势,推进区域品牌建设。促进集体品牌或集体商标、原产地注册商标、地理标志等地区品牌的发展。加大城市营销力度,提升城市品牌。
六、加强科技基础平台建设,完善创新服务体系
17、加强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建设。大力推进“一馆三中心”建设,加快形成全市开放共享的科技创新公共平台。注重开发利用科技信息资源,加快建设市(区)图书馆、研发园区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各大中企业联合研究机构四位一体的数字图书馆,并实现与国家大型数据库网的联接共享。依托现有质量检测机构,建设检测服务中心,为产业研发提供检测、测试和标准化等专业技术服务。依托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家用电器、机械模具、建筑建材和农业种养殖等产业集群基地,重点建设一批直接服务于区域支柱产业的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提高行业技术水平。整合科技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资源,依托市经济发展服务中心的平台,建设科技创新政务服务中心,提供科技咨询与评估、科研课题和科研机构认定资助、知识产权申报等服务。建立创新平台共享制度,促进重大科技设备、重点实验室等公共科技资源向社会、企业开放。
18、加强科技孵化器建设。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资”的原则,进一步加快宁波市科技创业中心、浙大科技园宁波分园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和县(市)区创业服务中心等科技孵化器建设,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创办综合性或专业性的科技孵化器。对列入国家级和省级孵化器创建计划的机构给予重点支持。鼓励科技孵化器与高校、科研机构、大型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建立合作关系,增强对在孵企业的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