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贯彻落实<中共贵阳市委、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生态经济市建设的决定>工作方案》的通知


  (八)加强对外合作

  认真学习国内和国际生态经济建设的经验,积极开展国际国内合作。市生态办、科技局要加强与日本联合国大学零排放论坛的紧密合作,促成日本联合国大学与我市建立校市合作关系,促进零排放理论在我市的运用;完成与UNEP合作项目《可持续发展与消费地方政府能力建设》项目后续工作;做好争取欧盟无偿提供的“循环经济政策支持”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强与日中科学技术交流协会的合作,利用日中协会的行业优势争取使开阳磷煤化工生态工业基地等一批有潜力、科技含量高的企业群体与日本方面形成联姻,达成双赢的目的;配合中日环境示范城市项目的实施做好协调与服务工作;加强与德国GTZ公司和省市旅游局合作,继续推进《酒店节能管理》项目。

  各相关部门积极开展国内省市间、市校间的合作,引进发达地区开展生态经济建设的经验和做法,消化吸收以改进工作,继续加强与清华大学等院校的合作,借外脑加速发展。

  市知识产权局继续扩大对外合作范围,建立知识产权工作的培训机制,形成为生态经济建设领域的科学研究、开发和研制等智力成果提供保护的服务体系,帮助企业引进高新技术、污染防治、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的国内、外先进技术。

  (九)加强宣传教育力度

  适时召开中国贵阳生态经济高层论坛,扩大建设生态经济市的影响,争取更多的理解、支持和帮助。

  市生态办、教育局把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内容纳入贵阳市中小学地方教材;市生态办、市科协合作创建贵阳市青少年特色教育基地;定期举办生态经济建设专题讲座;

  宣传部、团市委及新闻媒体要发挥宣传窗口对大众的引导和传播作用,为大力宣传生态经济提供重要保障。

  团市委组织青少年广泛开展《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总体规划》、《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等关于建设生态经济市方面的政策、知识的学习宣传活动,组建贵阳市环保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并招募青年志愿者,定期开展环境保护、环保宣传等活动。

  四、主要措施和支撑保障体系

  (一)成立领导协调机构

  成立“贵阳生态经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和常务副组长,相关副市长任副组长,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部门和各区市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政府办公厅,为市政府直属临时办事机构,在生态经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市生态办与市循环办实行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在现有市循环办的基础上,对其领导班子和工作人员进行充实加强(领导小组成员名单见附件1,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工作职责见附件2)。在工作方案的整体框架下,制定相关单位分工意见以落实责任。

  建立生态经济市建设工作的工作例会制度,考绩制度和激励机制;建立情况报告及信息反馈和处理制度;建立整体目标和重大事项督查制度;确保工作全面有序推进。

  各区市县及市直有关部门在2005年3月底前要成立相应领导协调机构,配备专(兼)职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划拨工作经费,制定工作计划。

  (二)政策法规支撑保障体系

  2005年要提请市人大审议通过《贵阳市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组织开展《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的培训工作,并制定贯彻《条例》的实施方案。在年内起草出台2-3部与《条例》配套法规或政策措施。今年底,对各区市县、市直部门对《条例》的执行情况进行一次执法检查。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