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贯彻落实<中共贵阳市委、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生态经济市建设的决定>工作方案》的通知


  (二)生态农业

  加快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步伐,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能力,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到2010年,全市农产品生产基地大部分通过无公害产地认证,主导产品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或绿色食品认证。

  到2010年,构建果树产业、奶牛产业、花卉产业、农产品加工专用原料产业等8个优质农产业带,形成产业群在点、线、面空间上的有效结合,规模化经营,做大作强我市优势特色农业产业。

  大力发展农副产业加工业,用5年时间扶持3-5家产值上亿元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用农业循环经济的理念,积极探索户循环、村循环、区域循环等模式,形成生态村的产业支撑体系;加强我市沼、水、路、果、畜、草“六位一体”生态村建设,开展整村推进试点;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和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和环境。力争到2010年把我市1171个行政村建设成为生态经济示范村。

  (三)现代服务业

  大力推进服务业现代化进程,使之成为生态经济市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推动金融、信息、广告、质询、中介等行业向建设生态经济市转轨,投身于、服务于生态经济市建设并在生态经济市建设过程中获得商机,加快发展。坚持开发与生态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的原则,推出一批生态旅游景区,使生态环境建设的成果多元化突显,增加服务业总产出。以营造全社会绿色消费环境为重点,以深入开展“提倡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的“三绿工程”为主要内容,构筑绿色市场体系,创建“绿色消费社区”,建设绿色商场、绿色饭店、绿色旅社、绿色浴室等生态服务业。合理规划布局城乡商业网点,形成绿色、有机产品的流通渠道和运输、交易体系。积极发展各类专业物流中心,推动物流业规模化、现代化,以绿色物流业更新传统物流方式。

  2010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91亿元,其中,信息服务业达29.2亿元,旅游业达到136亿元,现代物流达到22.5亿元。

  (四)生态环境和生态人居建设

  生态建设:大力推进“绿色工程”,到2010年,力争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建成国家级园林城市。营造林业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城市绿色网络体系,以野生动植物及典型生态系统保护区、森林公园建设为主要内容,优化和提升森林的生态功能。以环城林带体系建设为主要内容,构建绿色生态圈,建设绿色通道工程,构筑点、线、面相连的绿色通道网络,构建以森林为主体的城区、近郊、远郊协调配置的绿色(森林)生态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水质恶化的水体、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生态毁损进行符合生态学要求的修复。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0平方公里,使水土流失面积比“十五”期末下降56.6%。

  环境保护:启动“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和“宁静工程”,进一步改善大气和水环境质量。2007年基本上达到节水型城市的各项指标。2010年底,全部指标达到建设部、国家经贸委颁发的《节水型城市目标导则》的要求,把贵阳市建设成为国家节水型城市。全市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0%,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60%,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加大社会生活噪声的监管力度,治理城市交通噪声,积极查处其他各类噪音污染源,还市民以宁静。把好机动车辆年检关,减少汽车尾气排放,认真研究车用清洁能源的技术方案和相关政策,适时启动城市车用清洁能源替代工作。进一步优化城市和农村燃料结构,在城市探索小区集中供热的可能性,提高热效率,增加废气集中处理量,减少废气污染。积极倡导绿色文明生活方式,引导居民妥善处理生活废弃物,试点并逐步推广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方式并制定相关政策予以保障,在做好分类回收利用技术准备的同时,发展生活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在全面提升环境质量的同时,启动创模工作,力争进入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行列。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