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漯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漯河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的通知

  3.解决现代农业重大科技需求
  (1)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加强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以改善品质为主,培育专用、优质农作物品种;重点支持专用小麦、粮饲兼用型玉米、高蛋白大豆、出口型芝麻等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利用分子育种、离子束诱变、太空育种、优良基因导入等现代育种技术培育农业新品种,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2)主要农产品精深加工。研究应用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开展粮、油、果、蔬、肉、蛋、奶等农产品的贮藏、保鲜、加工、储运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提高农产品附加值。(3)现代农业技术与产业化。研究和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精准农业和管理技术系统,加快农村远程数字化、可视化信息技术服务系统建设,开展农林生态系统监测技术和各种现代农业机械研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4)绿色农业技术。重点开展新型环保肥料、生物农药、饲料添加剂、安全兽药的引进与推广,降低有害物质在农产品中的残留量,提高食品安全性;开展综合、高效、持久、安全的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建立有害生物检测预警体系;发展以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土壤污染和水土流失为主的生态农业技术;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生物技术研究,尽快取得突破。(5)优良畜禽、水产品种养殖及疫病防控技术。加强畜禽、水产新品种的引进、培育、改良和快速扩繁技术研究和应用,重点开发推广安全优质高效饲料和规模化健康养殖技术及动物疫病、畜禽养殖面源污染、免疫防治、区域净化与根除等技术。(6)林木、果树、蔬菜、花卉新品种选育及配套种植技术。大力发展生态林业和公益性林业,加强国外优良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一批适合我市栽培的优质、高产、美观、耐贮运、抗病性强的新品种;加强露地和保护地蔬菜品种选育、引进和推广,解决保护地栽培、反季节种植、周年供应、无公害生产等关键技术,加强经济型、名贵型、销路广的花卉品种的引进、培育和快繁。(7)重大农林病虫草害及农业灾害综合防治技术。开展重大农林病虫草害灾变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和应用,特别是外来生物入侵等生态灾害及气象灾害的监测与防治技术,以及生态型林产经济可持续经营技术。
  4.促进社会事业快速协调发展
  (1)医疗卫生健康技术。针对严重危害我市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在关键性应用研究方面,集中力量攻关,力求有所突破;重点研究开发艾滋病、肝病、肿瘤、心脑血管病等重大疾病早期预防和诊断、疾病危险因素早期干预等关键技术,研究规范化、个性化和综合治疗关键技术与方案;开展重大疫病快速救治技术研究,提高急诊急救水平和重大疫病防控及快速救治能力;重点引进国产新型治疗和常规诊疗设备、数字化医疗器械、个体化医疗工程技术设备,开展创新药物及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开展中西药研究开发、中医药诊疗评价技术标准、中药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研究。(2)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开展工业废水废气治理技术、燃煤脱硫除尘技术、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应用,解决环境污染的相关技术问题。(3)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防御。开展对地震、暴雨、洪涝、干旱、干热风等气象灾害及主要农作物灾害、决堤险情等重大灾害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关键技术研究,提高灾害预报的准确率,开发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和救援技术,提高我市抗灾救灾的技术水平。(4)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以提高资源的科学管理与综合利用水平为目标,以土地、水、岩盐等资源为重点,研究污水、雨洪资源化利用技术、人工增雨技术、沙河、澧河等河流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等,开发工业用水循环利用技术和节水型生产工艺,研究开发灌溉节水、旱作节水与生物节水综合配套技术。(5)城镇建设。以节能和节水为先导,发展资源节约型城市,严格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服务经济建设;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发展城市生态人居环境和绿色建筑,加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和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加快城市管理智能化工程技术、建筑设计新理论和新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加快小城镇规划设计技术研究,开展建筑材料和产品的新技术推广应用及建筑节能技术研究。(6)现代物流业。加强物流业科技发展,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大力推进物流电子数据交换应用,推进食品仓储、运输、配送加工、商贸等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推进公众服务信息及互联网建设,搭建数字城市基础平台框架,扩大远程教育等网络服务,推进电子政务网络和安全网络等应用系统平台建设。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