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扩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覆盖面。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扩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覆盖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对象由户籍人口扩大到辖区内常住服务人口。进一步落实社区预防保健经费,社区预防保健经费由按户籍人口拨款改为按常住服务人口拨款,社区预防保健经费拨款标准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逐步提高。社区预防保健经费实行项目管理,健全考核评价体系,按服务人口与服务质量实行以奖代拨。
20、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多项医疗服务。外来务工人员可依托居住地医疗机构就近就诊,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单位可与指定医疗机构建立医疗合作和医疗责任诚信关系,协调处理外来务工人员基本医疗过程中人员确认、费用结算等问题。各类医疗机构对外来务工人员就医要与市区户籍居民一视同仁,做到简化就医流程,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提供需外配的处方。发挥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作用,不断提升其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加强“爱心门诊”建设,各城区都要设立“爱心门诊”,鼓励民办医疗机构开办“爱心门诊”,为外来务工困难人员和城市困难居民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孕产妇保健管理,修订杭州市外来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办法,实行现居住地属地管理,在设置产科的城区妇幼保健机构及市级医院中实行困难务工人员孕产妇限价或费用包干分娩制。
21、加强外来务工人员传染病规范化管理。制定《杭州市外来务工人员传染病管理办法》,在杭外来务工人员检查出血吸虫病,免费提供病原治疗药物。落实艾滋病“四免一关怀”和结核病诊治免费的政策,对外来务工人员中的艾滋病患者实行免费初筛检测和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遗孤实行免费就学,对孕妇实施免费艾滋病咨询、筛查和抗病毒药物治疗,对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实行免费检查和治疗。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免疫接种工作,有关部门要及时提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有关信息,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免疫接种工作落到实处。
22、做好外来务工人员生殖健康和计划生育服务工作。将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殖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服务纳入城镇社区、居(村)委会等基层组织的经常性工作,实行与本地常住人口同宣传、同服务。加强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落实外来务工人员避孕节育技术服务专项经费,做好为外来务工人员免费提供避孕药具、四项节育手术等服务工作。鼓励外来务工人员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凡与企业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形成工作或劳动关系的,企业要落实外来务工人员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政策。
七、进一步丰富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
23、制定改善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生活的相关政策。把丰富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生活纳入杭州市“十一五”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将外来务工人员人均文化活动经费、人均拥有文化设施面积等纳入全市人均文化活动经费、人均拥有文化设施面积体系,做到统一安排。研究制定丰富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生活的具体政策措施,加大对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24、进一步开放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市区现有的文化馆(站)、图书馆、艺术馆、体育场馆、工人文化宫、少年宫、妇女活动中心等,要将服务范围扩大到外来务工人员。社区公益性文化活动阵地要向外来务工人员免费开放。利用社区文化站平台,建立一批面向外来务工人员的电视公共放映点。外来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城区或地区,要加强文化活动阵地建设,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便利、优质、低价的文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