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执行国办发[2005]37号文件认真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通知

  二、依法界定执法职责

  (一)梳理执法依据梳理执法依据是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首要环节。各省辖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要认真组织好梳理执法依据工作,对其所属具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部门(包括法律法规授予行政执法权的组织)执行的执法依据分类排序、列明目录,做到分类清晰,编排科学,要在2005年12月31日之前将执法依据梳理完毕并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各级政府对所属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依据,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制定、修改、废止情况,及时调整目录。

  (二)分解执法职权

  各行政执法部门要按照本级政府的要求和下发的目录,将行政执法职权分解到内设机构、二级执法机构和行政执法岗位。

  对行政执法部门内部执法机构和执法岗位执法职权的分解要科学合理,既要避免交叉重复,又要有利于相互配合,要注意不同层级的执法机构和执法岗位之间职权的互相衔接。

  (三)明确执法责任

  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重在明确执法责任。执法依据赋予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职权,既是权力也是责任。在分解执法职权的基础上,必须明确不同执法部门及机构、岗位执法人员的具体执法责任。

  省辖市、县(市、区)政府所属行政执法部门的主要执法责任为:(1)单位具备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参与执法的人员具有行政执法资格;(2)抽象行政行为合法适当,并按规定将规范性文件报政府备案;(3)实施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检查、行政裁决、行政仲裁、行政征收、行政发放等具体行政行为,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权限、程序、条件、标准;(4)按照《河南省行政机关执法条例实施办法》的规定,将重大具体行政行为及证件材料报同级政府备案;(5)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应当对相对人提供服务、指导、帮助的,要明确列出有关事项、程序、时限、标准;(6)按照政府的规定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

  各行政执法部门对上述执法责任,必须明确相应的责任人、执法标准和违法责任:(1)采取适当形式明确各行政执法事项的主要责任人、分管责任人、岗位责任人;(2)将每一项执法责任进行量化或具体化,对每一项执法责任制定明确的标准、程序以及年度(或者一个时期)要达到的目标(例如规范性文件的合法率每年要达100%),为考核工作奠定基础;(3)依照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及有关规定并根据主要责任人、分管责任人、岗位责任人违法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追究措施。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